接受移植的淋巴瘤患者的突变会增加患第二种癌症的风险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显示,相当大比例的淋巴瘤患者在接受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都带有后天基因突变,增加了他们患上第二种血液病癌症和死于其他原因的风险。   科学家们在2016年12月5日于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第58届年会上报告说,在401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在接受自体移植时被抽血,发现了这些突变。60岁以上的患者更有可能携带突变,这些突变发生在几个不同的基因中,而且是获得性的,而不是遗传性的。   与那些缺乏突变的人相比,作为突变携带者的移植受者在未来10年内患第二种血癌的风险更高–14.4%对4.4%。第二种癌症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突变的携带者也比缺乏突变的人更不可能存活10年(30.6%对60.9%)。突变携带者的更大死亡率不仅是由于第二种癌症,而且也是其他疾病的结果,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科学家说原因还不清楚。   移植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PPM1D,它在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工具包中起着关键作用。突变导致了一种名为CHIP(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的异常情况,这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现象,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有10%至15%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在克隆造血中,一些造血干细胞获得突变并产生克隆–相同细胞的亚群,因为它们获得了比正常干细胞更多的竞争优势而扩大。患有CHIP的人没有症状,他们的血液计数也没有明显的异常,但研究人员正在研究CHIP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代表血癌的最早种子。   报告指出,这项新研究是首次系统地研究CHIP如何影响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病人的结果。吉布森指出,30%的CHIP患者有一个以上的突变,这些患者患第二种癌症的几率更大,他们的总体生存率比只有一个突变的人更差。吉布森说,CHIP突变可能是由年龄增长和先前对其疾病的化疗治疗共同造成的,也可能与淋巴瘤本身有关。   作者说,该研究结果可能具有临床意义。他们写道:”他们建议需要更深入地具体研究CHIP和淋巴瘤之间的联系,这可以通过在使用任何化疗或动员剂之前评估新诊断的淋巴瘤患者的CHIP来完成。”他们还建议有必要考虑替代的治疗方法,用于那些具有发展第二种癌症的高风险并被考虑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淋巴瘤患者。”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12-mutations-lymphoma-patients-transplants-cancers.html

CD20阴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 [1]。在标准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一种嵌合单克隆抗体)代表了过去十年中 DLBCL 治疗的最重要进展 [2, 3]。利妥昔单抗针对 CD(簇名称)20,一种在大多数 B 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表面糖蛋白 [4]。因此,CD 20 表达的鉴定有助于将淋巴瘤鉴定为 B 细胞来源的并且可能对利妥昔单抗敏感。   一小部分 DLBCL 不表达 CD 20。据报道,其中大部分是 DLBCL 的浆母细胞变异(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的浆母细胞淋巴瘤),并已被报道与其他 DLBCL 相比具有更差的结果 [5-7]。   我们系统地回顾了过去 13 年来在我们机构诊断的所有 CD 20 阴性 DLBCL 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该研究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对档案材料和患者图表审查的豁免。 1998 年 1 月 1 日至 2011 年 6 月 31 阅读更多…

研究性靶向药物诱导侵袭性淋巴瘤的反应

  对一种亚型淋巴瘤进行的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对于一些疾病没有被其他治疗方法治愈的患者来说,药物伊布替尼可以提供明显的抗癌反应,而且副作用不大。这些结果是作为4月1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12年年会开幕全体会议的一部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CI)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提出。   淋巴瘤是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形式。它们是由白血球的异常增殖引起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并且通常以淋巴结比正常大、发烧和体重减轻为标志。本试验所研究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侵略性癌症,生长迅速,占新诊断的淋巴瘤的30%至40%。DLBCL起源于B细胞,B细胞在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十多年来,DLBCL的治疗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了解这种疾病至少由三种分子亚型组成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每种亚型都是由处于独特发育阶段的B细胞产生的。活化的B细胞(ABC)亚型DLBCL约占40%的病例,在目前的治疗下,其临床结果最差。   最近的遗传学研究显示,位于B细胞表面的受体的慢性活动在ABC淋巴瘤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B细胞中,这些B细胞受体帮助细胞识别感染。在ABC淋巴瘤的恶性B细胞中,这些受体提供了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关键信号。超过五分之一的ABC肿瘤有改变B细胞受体活性的突变。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寻找针对B细胞受体信号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确定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受体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它是维持ABC淋巴瘤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我们的试验是精准医疗的一个典型例子,”NCI代谢处副处长Louis Staudt, M.D.,博士说。”对癌细胞变化的更好理解正在引导我们,我们希望这将是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为每个病人的癌症的基因特征量身定做。”   基于这一分子研究,研究人员在临床试验中选择使用BTK的有效抑制剂伊布替尼(原名PCI-32765)这一药物。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高度特异性和不可逆的BTK酶抑制剂。位于加州桑尼维尔的Pharmacyclics公司和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霍舍姆的杨森研发公司正在开发这种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各种形式的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在Staudt和他的NCI同事Wyndham Wilson医学博士领导的研究中,ibrutinib首先在NCI的ABC DLBCL试点试验中进行了评估,现在正在DLBCL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中进行评估。试点试验的结果和正在进行的试验中的个别病例表明,使用伊布替尼的单剂药丸形式可以引起主要的抗淋巴瘤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小。   这些研究的参与者以药片形式服用伊布替尼,每天560毫克的固定剂量,直到疾病进展。伊布替尼诱发了多种反应,包括ABC淋巴瘤的一些完全缓解。在非ABC型DLBCL患者中也观察到了缓解,这表明B细胞受体途径在这种类型的淋巴瘤中具有更广泛的作用。最后的分析将为伊布替尼治疗DLBC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多见解。   Staudt说:”这些结果说明了对癌细胞内部分子机制的理解如何能够导致新的疗法,这些疗法能够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细胞,从而大大减少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2-04-drug-responses-aggressive-lymphomas.html

PET-CT比传统成像更好地预测淋巴瘤存活率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血液学》上的新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测量治疗反应和预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方面比传统CT扫描更准确,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常规使用。   ”我们的发现对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常见的、通常生长缓慢的淋巴瘤。与传统的CT扫描相比,PET-CT在描绘淋巴瘤方面更加准确,而且能更好地识别大多数治疗后长期缓解的患者”,研究负责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协和医院副教授Judith Trotman解释说。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几乎所有的患者对免疫化学疗法的初始治疗反应非常好,但复发是很常见的。目前的做法是使用CT成像来评估治疗反应。然而,CT不容易区分那些可能在几年内保持长期缓解的病人和那些早期复发的高风险病人。这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PET-CT是使用非常少量的称为18F-氟脱氧葡萄糖(FDG)的示踪剂–含有放射性标签的葡萄糖–注入病人体内。FDG在淋巴瘤细胞中高度集中,因此PET-CT扫描将在淋巴瘤活动的区域发光。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关闭 “这些发光的区域,获得PET阴性的缓解。   通过评估三项临床试验中进行的成像,特罗曼博士和她的法国及意大利同事研究了PET-CT状态与晚期滤泡淋巴瘤一线免疫化疗后的生存率之间的联系。独立的蒙面审查员评估了246名患者的扫描结果,这些患者在最后一剂治疗的3个月内接受了PET-CT和传统CT成像。   PET-CT的预测能力比传统CT强得多,准确地识别了预后不利的患者–PET阳性人群的疾病进展率很高,死亡风险几乎增加了7倍–这些人的癌症应该得到密切监测。PET-CT还发现,83%达到PET阴性的患者的预后令人欣慰,平均缓解期超过6年。   据Trotman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PET-CT在评估治疗反应方面要好得多,是生存的早期预测因素。这种更高的准确性将帮助医生更有效地监测他们的病人。我们预计这项研究将导致PET-CT成像取代CT,成为评估治疗后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新黄金标准。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未来研究反应适应疗法的平台,旨在改善那些PET阳性的患者的不良后果”。   美国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隆巴迪综合癌症中心血液学-肿瘤学副主任兼血液学主任Bruce Cheson教授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写道:”Trotman及其同事的结果可能会带来几个临床研究机会。其中一个可能性是评估对PET扫描结果的早期反应是否能改善病人的结果。因此,诱导治疗后PET扫描呈阳性的患者可以被随机分配到推迟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立即干预。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在那时引入一种独特的药物,如新开发的小分子药物(如idelalisib、ibrutinib或ABT-199)的新型组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4-09-pet-ct-lymphoma-survival-conventional-imaging.html

研究显示精准医学有望治疗最常见的淋巴瘤

  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特定分子亚型的患者比患有该疾病另一种分子亚型的患者更有可能对药物伊布替尼(Imbruvica)产生反应。该研究于2015年7月2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   在这项II期试验中,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的DLBCL患者比生殖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的DLBCL患者更可能对伊布替尼产生反应。该试验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加州桑尼维尔的Pharmacyclics公司联合进行,NCI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   淋巴瘤是由白血球的异常增殖引起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DLBCL是一种侵略性的淋巴瘤,生长迅速,但有可能被治愈。这种疾病在美国新诊断的淋巴瘤中约占30%。   几年前,NCI科学家根据淋巴瘤细胞内基因活动的特征模式确定了DLBCL的两种主要亚型。这些亚型的发现向研究人员表明,可以针对每种亚型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该试验招募了80名复发或对先前治疗没有反应的DLBCL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了依鲁替尼。总体而言,25%的患者出现了肿瘤反应,包括8名完全反应的患者和12名部分反应的患者。   就整个研究人群而言,经过11.5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直到疾病恶化的时间)和总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和6.4个月。   基于疾病亚型的分析显示,伊布替尼在37%(38人中的14人)的ABC型DLBCL患者中产生了完全或部分反应,但在GCB型DLBCL患者中只有5%(20人中的1人)。基于这些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对于未来涉及伊布替尼的临床试验,ABC型DLBCL基因特征可用于识别更有可能对该药物产生反应的患者。   DLBCL起源于B细胞,它在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伊布替尼的目标是一种叫做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的酶,是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项新研究提供了第一个临床证据,证明ABC肿瘤而不是GBC肿瘤可能产生异常的B细胞受体信号,通过激活BTK促进癌细胞的生存,从而说明ABC肿瘤对伊鲁替尼的敏感性。   NCI癌症基因组学中心医学博士Louis Staudt说:”像这样的临床试验对于将基本的分子发现转化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研究的共同负责人、NCI癌症研究中心的医学博士Wyndham Wilson补充说:”这是第一个证明精准医疗在淋巴瘤中重要性的临床研究”。   基于这项研究的结果,新泽西州Titusville的杨森制药公司与Wilson和Staudt博士合作,正在对DLBCL患者(不包括GCB亚型)进行标准化疗与否的国际III期试验。(ClinicalTrials.gov NCT01855750)。这是第一次设计一个III期试验,有选择地招募具有特定分子亚型的DLBCL患者。该研究的目标是确定在标准化疗中加入伊布替尼是否能提高ABC型DLBCL患者的治愈率。   伊布替尼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某些其他癌症患者,包括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5-07-precision-medicine-common-lymphoma.html

新生物标志物可识别对精准治疗无反应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

  一个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部研究人员在内的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识别出不太可能对靶向治疗伊布替尼有反应的侵略性淋巴瘤患者。这是一个临床上可操作的发现,将有助于指导医生对那些携带BCL10基因中新暴露的突变的活化B细胞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BC-DLBCL)患者进行正确治疗。   这些发现是在12月6日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暨展览会的全体科学会议上公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Peter C. Nowell教授和个性化诊断中心主任Kojo S. J. Elenitoba-Johnson博士是共同作者。   ”Elenitoba-Johnson说:”这是一种以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抗性机制。”伊布替尼本来是这类患者的候选药物,但如果他们有这些BCL10突变,应该优先考虑另一种治疗途径”。   伊布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它能阻断一种叫做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的蛋白质,它是帮助B细胞生长的途径的一部分。阻断BTK可以使B细胞,包括癌性B细胞,死亡或阻止它们分裂。这种药物已被证明对治疗复发和难治的淋巴瘤和白血病是有用的,但不是所有的。   研究人员发现,BCL10的突变促进了异常的信号传导途径,使细胞能够规避药物的阻断作用。   正常的BCL10与另外两种被称为CARD11和MALT1的蛋白质结合,以触发NF-kB信号,这在正常B细胞功能中很重要。然而,BCL10的突变颠覆了这一途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研究人员利用一些复杂的技术,包括细胞电子显微镜,发现突变的BCL10可能与其他细胞的罪魁祸首联合起来,推动淋巴瘤的生长和对治疗的抵抗,但并不清楚这些是什么。   这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医学会的研究人员深入的地方,他们在一种被称为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分析的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种技术甚至可以进一步深入到蛋白质复合体的细微差别。他们发现了新的相互作用者–包括NF-κB2和TAB1–显示了细胞如何能够通过辅助信号来逃避药物。如果这个过程是一场接力赛,在一个 “正常 “的病人身上,药物会把第一个跑者手中的接力棒打掉,从而挫败癌症。但在这些突变的情况下,另一个团队的跑者会带着新的接力棒扑过来,帮助完成比赛。   Elenitoba-Johnson说:”切断上面的信号传递并不重要,因为这种蛋白质现在已经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颠覆了药物能够有效地在怀有这些突变的淋巴瘤中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   这些发现为不断增加的癌症遗传驱动因素清单增添了新的内容,继续有助于为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计划提供信息。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5000个新病例。ABC-DLBCL是其最具侵略性的形式之一。   ”Elenitoba-Johnson说:”精准医疗是我们的目标,基于遗传学和其他因素的个体化治疗,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药物。”识别这些新机制加强了这种类型的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法。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biomarker-patients-aggressive-lymphoma-dont.html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心肌梗死

根据发表在《内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面临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 风险增加。 该研究纳入了 2007 年至 2014 年间确诊的 3,548 名瑞典 DLBCL 患者,他们与来自普通人群的 35,474 名无淋巴瘤个体进行了匹配。随后,使用基于人群的登记册分析了 AMI 的发病率、特征和结果,直至诊断后 11 年。 结果显示,DLBCL 患者与普通人群并列的 AMI 超额率为 33%(风险比 = 1.33;95% 置信区间为 1.14-1.55)。这种超额率在诊断后的第一年最高,两年后减少。发现年龄较大、男性和合并症是 AMI 的最强风险因素。 。 研究人员总结说:“DLBCL 患者患 AMI 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前 2 年,这需要在年龄和合并症的指导下改进心脏监测。” 他们补充说,“重要的是,DLBCL 与不同的 AMI 管理或生存无关。”

淋巴瘤简介

简介: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女之比为:2~3:1。 病因: 人类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人类只有两种病毒很明确与淋巴瘤有关,即EB病毒和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症状: 一、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浅表淋巴结起病占多数,而HD又多于NHL。受累淋巴结以颈部为最多,其次是腋下、腹股沟。一般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中等硬度。早期可活动,晚期多发生粘连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有些HD患者淋巴结肿大在某一时间可暂时停顿,甚至缩小,以致于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 深部淋巴结起病,以纵隔淋巴结为多见,肿大之淋巴结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也可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而相应发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纵隔NHL并发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者较多见。而青年妇女纵隔首发之HD多为结节硬化型,对治疗反应常不满意。 原发于腹膜后淋巴结的恶性淋巴瘤,以NHL为多见,可引起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 首发于咽淋巴环的淋巴瘤,多见于NHL,且常伴随膈下侵犯。症状有咽痛、异物感、呼吸不畅和声音嘶哑等。 二、结外起病 除淋巴组织以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发病,其中以原发于胃肠最为常见,胃及高位小肠淋巴瘤可有上腹痛、呕吐等症状。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回盲部,常有慢性腹泻,也可发生脂肪泻,还可引起肠梗阻。 三、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及不规则发热。少数HD可有周期性发热。 诊断: 所谓的 ” 淋巴腺肿大 “, 是否即显示一个恶性癌症疾病,需要很小心去区分 , 因为一些比较没有危险性的疾病 , 比如淋巴结发炎或其它感染 ,亦可能造成淋巴腺的肿大 , 所以我们第一个在对付淋巴腺肿大时 , 必须仔细检查区分淋巴腺的大小、硬度、皮肤病变 , 并从病人的临床过程 ,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大小、硬度的变化 及包括体重减轻 , 无缘无故发烧或夜间盗汗 , 还有皮肤发痒等症状去判断它究竟属于何种原因。 并发症: 淋巴瘤早期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晚期则随病变的进展出现感染及相应组织器官受侵的临床表现。 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HD大部分都可治愈。NHL疗效虽不如HD,但也有部分病例得以治愈。 一、放射治疗: (1)HD的ⅠA和ⅡA可单独采用次全淋巴野照射。 (2)NHL低度ⅠA和ⅡA采用放疗后(1月)宜加化疗。 二、化疗: (1)HDⅢB~V期病例宜用化疗,联合化疗方案MOPP6个疗程,完全缓解率可达60~80%,有1/2~1/3病例保持长期缓解,有的长达15年。 (2)NHL低、中度的Ⅲ、Ⅵ期和高度恶性的Ⅰ~Ⅳ期病例均宜于化疗,待肿瘤获得缓解后再酌情进行区域性放疗。 三、手术治疗:有以下情况者可行手术根治,再继以放疗和化疗:①局限性体表的结外病变;②消化道淋巴瘤;③泌尿生殖系淋巴瘤;④原发于脾之淋巴瘤。 四、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对淋巴瘤的疗效有待评定。 预防: 阅读更多…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