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预后因素,如遗传改变和治疗线,已经与化疗免疫疗法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并且正在推进伊布替尼、venetoclax和PI3K抑制剂。Duvelisib(DUV)是美国FDA于2018年批准的第一类、口服、双PI3K-δ,γ抑制剂,用于治疗既往治疗≥2次后的复发或难治性(R/R)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以及既往系统治疗≥2次后的滤泡性淋巴瘤。在3期DUO研究中,对于之前接受过≥2种治疗方案的重度预处理患者,无论del(17p)和/或TP53突变状态如何,DUV与ofatumumab(OFA;16.4 vs 9.1个月)的PFS都明显延长。在DUO中,大约三分之一的DUV治疗患者之前只接受过一次治疗,包括化疗或化疗免疫治疗。我们评估了基线预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志物在DUO试验中接受过一次治疗的患者亚组中的影响。

在DUO试验中,R/R CLL/SLL患者接受DUV 25 mg BID(n = 160)或OFA(n = 159)治疗。研究了在DUV(n = 64)或OFA(n = 58)之前有过一次治疗的患者。根据基线时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志物,对接受过1次治疗的患者的PFS、ORR和治疗中止率进行了评估。在中心实验室对来自筛查或第1周期第1天的新鲜全血进行评估,以检测以下预后标志物。IGHV突变、del(17p)、TP53突变、del(11q)、del(13q)和12三体。
在进入DUO试验前,几乎所有先前治疗研究组的患者都接受过化疗(DUV,90.6%;OFA,96.6%),大多数患者接受过化疗+抗CD20抗体方案(DUV,62.5%;OFA,72.4%)。与OFA相比,DUV在有del(11q)(中位PFS,24.8 vs 9.2个月;HR,0.34;P=0.0318)、无del(13q)(中位PFS,12.7 vs 10.5个月;HR,0.40;P=0.0110)或未突变(U)-IGHV(中位PFS,12.7 vs 11.1个月;HR,0.67;P=0.0754)的患者中显示了更有利的PFS。与突变(M)-IGHV患者相比,DUV治疗的U-IGHV患者的PFS在数字上更长(中位PFS,12.7 vs 6.2个月;HR,1.19;P = 0.6417)。在del(17p)/TP53(DUV,n = 19;OFA,n = 22)或12三体(DUV,n = 13;OFA,n = 11)的患者中,DUV和OFA的PFS没有显著差异。与OFA相比,DUV在有del(11q)(83.3% vs 55.6%;OR,8.36)、无del(13q)(66.7% vs 37.5%;OR,3.90)或U-IGHV(65.9% vs 50.0%;OR,2.20)的患者中也显示出良好的ORR。
无论是否存在细胞遗传学标志物del(11q)、del(13q)、del(17p)和/或TP53以及12三体,DUV治疗的患者因不良事件(AE)而停药的比率相似。DUV治疗的M-IGHV患者因AEs而停药的比例明显高于U-IGHV患者(83.3% [n/N = 10/12] vs 36.4% [n/N = 16/44]; P = .010),中位暴露时间分别为14.6周和44.9周,可能影响到M-IGHV患者亚组中观察到的较短PFS。在M-IGHV亚组中,几乎所有导致停药的DUV相关AE都与免疫有关(腹泻[n=1],转氨酶升高[n=1],结肠炎[n=3],皮炎[n=2],肺炎[n=2])。此前有报道称,M-IGHV患者的自身免疫性AEs风险增加,前线给药的伊德拉利西。
R/R CLL/SLL和del(11q)、U-IGHV或没有del(13q)的患者,在二线治疗中,DUV与OFA相比,PFS延长,ORR更高;因此,这些预后标志物是能够从DUV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的潜在识别因素。在二线治疗中,M-IGHV患者因免疫相关AE而停药的比例较高。因此,对于使用新型药物治疗的CLL/SLL患者,包括正在进行的DUV临床研究,使用预后标志物仍然具有选择治疗的价值。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article/134/Supplement_1/4312/424558/Cytogenetic-and-Molecular-Marker-Associations-to?searchresul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