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也纳医科大学综合癌症中心和维也纳综合医院进行的研究表明,用于慢性淋巴白血病靶向治疗的药物伊布替尼和伊德拉利西布能够显著延长高危患者的生存时间。当这些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时,他们的平均生存时间在1到2年之间,而接受新治疗的患者有80%在两年后仍然活着。这些结果让我们有理由希望,在未来,这两种药物不仅可以取代化疗,甚至可以取代干细胞移植。

  这两种药物都是所谓的 “小分子”,属于被称为激酶抑制剂的一类物质。它们被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打断了癌细胞的信号通路。这两种物质都能抑制细胞生长,而且依地利西布还能影响细胞的转移能力。在过去的两年中,它们分别在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中进行了测试,现在已经成为患者的常规药物。

  维也纳医科大学和维也纳综合医院血液学和止血学临床部主任、维也纳综合癌症中心成员Ulrich Jäger解释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研究的结果视为里程碑。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进一步的研究,调查这两种物质的组合。未来,它们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化疗和干细胞移植。”

  这些结果–以及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本身–是3月17-19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奥地利血液学和肿瘤内科学会(OeGHO)春季会议的中心议题。耶格尔也是这次会议的主席,他说:”在靶向治疗中,血癌是许多不同类型癌症的模型系统。因此,从血液学中获得的知识对其他肿瘤学家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原因是。靶向治疗作用于癌细胞的特定分子生物学特性。为了确定这些特性,必须采集组织样本。如果在治疗期间有必要进行后续测试,也必须采集此类样本。如果是实体瘤,通常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提取组织样本,这不仅给病人带来压力,也有一定的风险。Jäger: “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或进行骨髓穿刺,快速、容易和廉价地获得数百万个细胞,并将这些细胞用于测试。”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是淋巴性白血病的两个亚型之一。它是最常见的血癌形式,主要影响60岁以上的人。在这个年龄组中,每年每10万人中有20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具体而言,这意味着每年有70至90名新患者在维也纳医学院和维也纳综合医院被诊断为这种疾病。其中约有10%至15%将是高危患者。这是因为他们的癌细胞有基因变化。通过常规治疗,这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至2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6-03-treatment-chronic-lymphatic-leukaemia-chemotherapy.html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