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心肌梗死

根据发表在《内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患者面临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 风险增加。 该研究纳入了 2007 年至 2014 年间确诊的 3,548 名瑞典 DLBCL 患者,他们与来自普通人群的 35,474 名无淋巴瘤个体进行了匹配。随后,使用基于人群的登记册分析了 AMI 的发病率、特征和结果,直至诊断后 11 年。 结果显示,DLBCL 患者与普通人群并列的 AMI 超额率为 33%(风险比 = 1.33;95% 置信区间为 1.14-1.55)。这种超额率在诊断后的第一年最高,两年后减少。发现年龄较大、男性和合并症是 AMI 的最强风险因素。 。 研究人员总结说:“DLBCL 患者患 AMI 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前 2 年,这需要在年龄和合并症的指导下改进心脏监测。” 他们补充说,“重要的是,DLBCL 与不同的 AMI 管理或生存无关。”

特发性心肌病简介

简介 特发性心肌病,依据临床和病理改变可分为扩张性心肌病(即充血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或缩窄性心肌病,以前两类常见。扩张性心肌病 心室主要是左室扩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临床表现有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常有心律失常及栓塞发生。其病因不明,近来认为与以往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1、无明显的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2、除外其它心脏病,如先心病、风心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继发性及地方性心肌病以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可能。 3、具有下列各项中至少一项: (1)心脏增大,尤其是Ⅹ线检查心脏呈球形增大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 (2)充血性心力衰竭,未能发现其它心脏病者。 (3)心电图示S-T段和T波变化或有各种心律失常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 (4)有昏厥发作同时有心脏增大,而无其它原因者。 (5)体(或肺)循环动脉栓塞,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目前的主要诊断手段,可多方位、多切面显示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瓣膜活动等异常情况。心血诊断鉴别管造影和心内膜心肌活检虽有助于诊断,但系有创性检查,广泛开展有困难。 肥厚性心肌病 基本病理改变在心室肌,尤其是室间隔肥厚,心室内腔变小,动力性左室流出道梗阻,心室舒张功能和室壁顺应性降低,常因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部分病例心室呈均匀性肥厚,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故前者称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后者称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部分病例有遗传倾向,也可见于某些综合征,如Noonan综合征。 限制性心肌病 罕见。以心内膜心肌纤维增生为主,心室腔变小,心室收缩舒张均受影响,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临床以右心回流障碍为主要表现,颇似缩窄性心包炎。 疾病治疗 本病无特异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延缓病程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扩张性心肌病 1、卧床:心衰或心脏扩大者须卧床3~6月,若心脏仍无缩小,即应继续卧床1年以上。 2、限制钠盐:明显心衰者限制钠盐在0.5~1g/日以下,心衰控制后可给1~2g/日的低盐饮食。 3、控制心衰:详见心力衰竭章节。应注意洋地黄制剂剂量宜小,为一般剂量的1/2~1/3;利尿剂应选择强力的利尿剂,如呋噻米口服或静脉推注。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心衰难以控制或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2mg/kg·d,口服,2周后减量,6~8周停药。 5、抗血栓:严重心衰或合并房颤时,给抗血小板凝聚药如双嘧达莫(潘生丁);若有栓塞者可给抗凝剂或溶栓剂。 肥厚性心肌病 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多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口服1~2mg/kg·d,渐增至3~4mg/kg·d,应随访血压、心率、不良反应等。 2、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桌(硫氮桌酮)等,既能改变左室舒张功能,又能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维拉帕米剂量1~2mg/kg·d口服,一般认为优于普萘洛尔。 3、改善心肌代谢药物:维生素B、C,三磷酸腺苷(ATP),辅酶Q10,极化液(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 4、抗心律失常:如胺碘酮等可预防和治疗猝死性心律失常。 5、禁用正性肌力类药:禁用洋地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药等类正性肌力药。 6、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梗阻显著、症状明显、左室流出道与主动脉间峰值压差大于6.65kPa(50mmHg)者,应考虑手术切除肥厚肌肉以解除梗阻,近期疗效佳,远期疗效意见不一,手术死亡率在10%左右。 7、双腔心脏起搏和冠脉内化学消融术能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限制性心肌病 控制心衰、对症治疗为主。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