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物已经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格局,然而,关于新型药物引入后的真实世界治疗顺序模式和相关结果的报道很少。研究表明,venetoclax对停用依鲁替尼的患者(pts)有效,但venetoclax停用后的治疗和结果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新药引入后的真实世界治疗顺序模式,特别是了解venetoclax后的治疗顺序。
CLL真实世界证据合作研究(CORE)是一项针对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患者的回顾性、多中心、合作性观察研究。在本次分析中,如果成年患者在2014年2月12日(FDA批准第一个治疗CLL/SLL的新型药物的日期)之后开始治疗复发/难治的CLL/SLL,则有资格纳入。提出了中期数据;该分析的数据收集正在进行,预计将于2019年10月31日完成。治疗顺序的特点是特别关注venetoclax和其他新型药物(即BCRi:如ibrutinib、idelalisib或acalabrutinib)之后的治疗顺序。由医生评估的临床反应也从病历中报告(iwCLL标准仅作为参考)。

在中期数据分析时的267名患者中,231名患者(87%)至少在一线治疗中接受了一种新型药物(一线:35名患者[15%];二线:133名患者[58%];三线或之后:63名患者[27%])。在新型药物中,伊布替尼是最常用的第一种新型药物,有198人(86%),其次是venetoclax,有18人(8%),还有idelalisib,有12人(5%)。
在这267名患者中,143名患者(54%)接受了化疗/化疗免疫疗法(CT/CIT),然后接受了一种新型药物;63名患者(24%)接受了一种新型药物,然后接受了一种新型药物;17名(7%)接受了一种新型药物,然后接受了CT/CIT;47名(18%)接受了一种CT/CIT,然后接受了CT/CIT。
在本次中期数据削减时,有220名患者(82%)接受了基于BCRi的方案(一线:33名患者[15%];二线:123名患者[56%];三线或以后:64名患者[29%]),62名患者(23%)接受了基于venetoclax的方案(一线:2名患者[3%];二线:22名患者[36%];三线或以后。38人[61%])。在接受基于BCRi方案的220名患者中,50人(23%)达到完全缓解(CR),83人(38%)达到部分缓解(PR)(基于医生评估的反应)。在220名患者中,88人(40%)继续接受后续治疗。最常见的后续治疗是含有venetoclax的治疗方案(n=34,39%)。在以BCR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后接受后续治疗的88例患者中,22例(25%)获得了CR,24例(27%)获得了PR。
在接受以venetoclax为基础的治疗的62名患者中,20名患者(32%)获得了CR,14名患者(23%)获得了PR。在这62名患者中,15名患者(24%)继续接受后续治疗。最常见的后续治疗是含有BCRi的方案(n=10,67%),主要以伊布替尼为基础。在以venetoclax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后接受后续治疗的15名患者中,3名患者(20%)获得了CR,4名患者(27%)获得了PR。虽然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数据收集工作正在进行中,并将纳入报告,以确认与不同排序方案相关的结果和成果。
随着新型药物的引入,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提供一个治疗顺序模式的基线描述,使临床医生能够对引进新型药物的影响和相关结果进行基准评估。这些结果的早期证据还表明,新型药物最常在二线治疗期间引入,包括伊布替尼在内的其他新型药物在venetoclax治疗后正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利用。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article/134/Supplement_1/1756/427787/Treatment-Sequences-and-Outcomes-of-Patients-with?searchresul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