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CAPS)简介

简介 冷卟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CAPS)是一组十分罕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它包括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Muckle–Wells综合征(MWS)、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CINCA),其中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又称为新生儿期多系统炎症综合征(NOMID)。这些综合征最初被描述为不同的临床实体,尽管它们有很多临床相似点:患者常表现为发热、荨麻疹样皮疹(伪荨麻疹)和不同程度的关节受累。 这三种疾病的严重程度是逐渐递增的:FCAS病情最轻,CINCA(NOMID)病情最危重,而MWS居中。 这三种疾病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实是由相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病因 CAPS是遗传性疾病。这三种疾病(FCAS, MWS, CINCA/NOMID)可能的致病基因是CIAS1 (or NLRP3),它编码一种叫做冷卟啉的蛋白。这种蛋白在机体的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该基因被破坏,会导致冷卟啉功能亢进(功能获得)和炎症反应增强。炎症反应的增强最终引起了CAPS的临床症状。 但有30%的CINCA/NOMID的患者,并未发现CIAS1基因的突变。病情较轻的CAPS患者的基因突变并没有产生严重影响,反之亦然。其他基因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产生影响。 症状 皮疹是这三种疾病的主要症状,通常也是首发症状。皮疹表现为游走性斑丘疹(类似于荨麻疹),通常不伴有痒感。皮疹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并与疾病活动度有关。 FCAS,以前叫做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其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的短期发热,接触寒冷后出现的皮疹和关节痛,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结膜炎和肌肉疼痛。接触寒冷后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2小时,温度显著变化也可导致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少于24小时。这些症状是自限性的,不需治疗即可好转。患者常诉如果夜间温暖则第二天早晨症状较轻,但如果白天受凉夜间症状会加重。本病发病较早,通常在出生时或生后6个月内起病。在炎症发作期,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炎性指标。FCAS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症状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耳聋和淀粉样变等晚期并发症则很少发生。 MWS的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发热、皮疹以及关节、眼睛的炎症。发热并不总是出现,慢性疲劳较为常见。 本病没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寒冷刺激不明显。本病的病程根据患者表现为炎症的典型发作或长期症状的不同而不同。患者常常在夜间症状加重。首发症状常出现在生后早期,但到儿童期才引起重视。 约70%的患者在儿童期或成人早期发生耳聋,淀粉样变是MWS最严重的并发症,大约有25%的患者在成人期出现。淀粉样物质是一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特殊的蛋白质,它在肾脏、肠道、皮肤、心脏等器官沉积,逐渐造成了器官功能障碍。肾脏损害尤为突出,随着肾脏功能的下降,患者可出现蛋白尿。淀粉样变并不是CAPS所特有的表现,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出现。 在炎症发作期,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炎性指标,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长期检测到炎性指标,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CINCA(NOMID)是这组疾病中病情最严重的。皮疹通常出现在生后或婴儿早期。三分之一的患者为早产儿或小样儿。发热是间歇性的,程度较轻,甚至在一些病例不出现发热。患者常常感到疲劳。 骨关节可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在发作期仅表现为关节疼痛或肿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过度增生,另外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疼痛和活动受限。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为最常受累的部位。关节影像学的表现不尽相同。这种增生性关节病通常在3岁之前出现。 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慢性无菌性脑膜炎(一种非感染性的脑脊髓膜炎)引起的。这些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了颅内压的升高,表现为不同的症状,如慢性头痛、呕吐、易激惹、视乳头水肿(眼底镜检查可看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癫痫或认知损害。 眼睛亦可受累,前后眼球均可出现炎症反应,到成人期可致失明。在儿童后期或成人期常常会出现感音性耳聋。25%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淀粉样变性会逐渐加重。慢性炎症会导致生长迟缓,青春期特征延迟出现。对CAPS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可发现大量的重叠症状。MWS患者可出现与FCAS相同的症状,如寒冷敏感(冬季多发),也可出现类似CINCA(NOMID)的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频繁的头痛或无症状的视乳头水肿。相同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同一家族中不同患者的严重程度可有轻度的变异,然而,在症状较轻的CAPS患者(FCAS 或轻度的 MWS),也可出现严重的CINCA(NOMID)的表现,如增生关节病或严重的神经症状。 诊断 在基因确诊前,CAPS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由于重叠症状的存在,FCAS 与 MWS,或MWS 与 CINCA/NOMID之间可能很难区分。临床症状和病史是诊断的基础。眼科检查(用特殊的眼底镜)、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术)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鉴别。 治疗 对CAPS进行基因和生理病理的研究,现已证明IL-1β(一种强效的炎症细胞因子)在这组疾病中是过度表达的,它对发病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的抑制IL-1β药物(IL-1β拮抗剂)正在研发阶段。首先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是阿那白滞素,它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所有CAPS患者的炎症反应,如皮疹、发热、疼痛和疲乏。这些治疗也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症状,在一些病例,甚至可以改善耳聋,控制淀粉样变性。药物剂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药物治疗必须尽早开始,以防慢性炎症反应引起不可逆的器官损害,如耳聋或淀粉样变性。阿那白滞素需每天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较常见,但随时间延长可缓解。利那西普是另一种抗IL-1药物,已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11岁以上的FCAS 或 MWS患者。卡那单抗也是一种抗IL-1药物,近期被FDA和欧洲药监局(EMA)批准用于4岁以上的CAPS患者。已经证实对MWS的患者,每4-8周皮下注射一次本药,能有效的控制炎症反应。由于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因此抗IL-1药物需长期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简介

简介: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了,目前大多认为其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视为一种慢性的综合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此时患病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呈现进行性破坏,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2~3倍;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人。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一)细菌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为RA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支原体所制造的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的RA相似,但不产生人的RA所特有的类风湿因子(RF)。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RA的起病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 (二)病毒因素 RA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 (三)遗传因素 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 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四)性激素 研究表明RA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妊娠期病情减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动物模型显示LEW/n雌鼠对关节炎的敏感性高,雄性发病率低,雄鼠经阉割或用β-雌二醇处理后,其发生关节炎的情况与雌鼠一样,说明性激素在RA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多数患者前常无明显诱因可查。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认为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被普遍承认。具有HLA-DR4和DW4型抗原者,对外界环境条件、病毒、细菌、神经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的刺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侵袭机体时,改变了HLA的抗原决定簇,使具有HLA的有核细胞成为免疫抑制的靶子。由于HLA基因产生可携带T细胞抗原受体和免疫相关抗原的特性,当外界刺激因子被巨噬细胞识别时,便产生T细胞激活及一系列免疫介质的释放,因而产生免疫反应。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B细胞和浆细胞过度激活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RF)的结果,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在滑膜组织上,同时激活补体,产生多种过敏毒素(C3a和C5a趋化因子)。局部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因子如IL-1、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三烯B4,能刺激我形核白细胞移行进入滑膜。局部产生前列腺素E2的扩血管作用也能促进炎症细胞进入炎症部位,能吞噬免疫复合物及释放溶酶体,包括中性蛋白酶和胶原酶,破坏胶原弹力纤维,使滑膜表面及关节软骨受损。RF还可见于浸润滑膜的闪细胞,增生的淋巴滤泡及滑膜细胞内,同时也能见到IgG-RF复合物,故即使感染因素不存在,仍能不断产生RF,使病变反应发作成为慢性炎症。 RF滑膜的特征是存在若干由活性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其它细胞所分泌的产物,这些细胞活性物质包括多种因子:T淋巴细胞分泌出如白介素Ⅱ(IL-2)、IL-6、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a、变异生长因子β:来源于激活巨噬细胞的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a、IL-6、GM-CSF、巨噬细胞CS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由滑膜中其它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长细胞)所分泌的活性物质包括IL-1、IL-6、GM-CSF和巨噬细胞CSF。这些细胞活性物质能说明类风湿性滑膜炎的许多特性,包括滑膜组织的炎症、滑膜的增生、软骨和骨的损害,以及RA的全身。细胞活性物质IL-1和肿瘤坏死因子,能激活原位软骨细胞,产生胶原酶和蛋白分解酶破坏局部软骨。 RF包括IgG、IgA、IgM,在全身病变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其中IgG-RF本身兼有抗原和抗体两种结合部位,可以自身形成双体或多体。含IgG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滑膜组织中,刺激滑膜产生IgM0、IgA型RA。IgG-RF又可和含有IgG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其激活补体能力较单纯含IgG的免疫复合物更大。 1.关节病变 (1)滑膜的改变:关节病变由滑膜开始,滑膜充血、水肿。以靠近软骨边缘的滑膜最为明显。在滑膜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滑膜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多核粒细胞浸润。在滑膜下层浸润的细胞,形成“淋巴样小结”,有些在小血管周围聚集。滑膜表层细胞增生呈栅栏状,表面绒毛增生。在晚期大部分浸润细胞为浆细胞,关节腔内有渗出液。 (2)肉芽肿形成:在急性炎症消退后,渗出波逐步吸收。在细胞浸润处毛细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滑膜细胞成柱状,呈栅栏状排列,滑膜明显增厚呈绒毛状。滑膜内血管增生,滑膜内血管增多,即成肉芽肿,并与软骨粘连,向软骨内侵入。血管内膜细胞中有溶酶体空泡形成;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围绕,滑膜内并可见“类风湿细胞”聚集。 (3)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改变:由于由滑膜出现的肉芽组织血管导向软骨内覆盖侵入,逐渐向软骨中心部位蔓延,阻断了软骨由滑液中吸收营养,软骨逐步被吸收。同时由于溶酶体内的蛋白降解酶、胶原酶的释放,使软骨基质破坏、溶解,导致关节软骨广泛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不平,血管翳机化后形成粘连,纤维组织增生,关节腔内形成广泛粘连,而使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形成纤维性强直。待关节软骨面大部吸收后,软骨下骨大面积破骨与成长反应同时发生,在骨端间形成新骨,而致关节骨性强直。 由于关节内长期反复积液,致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受到牵拉而延长松弛。再加上关节面和骨端的破坏,使关节间隙变窄,使关节韧带更为松弛。由于关节炎症及软骨面破坏,病人因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和筋膜也受到病变侵犯而粘连,甚至断裂,最后导致关节脱位或畸形位骨性强直。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类风湿性皮下结节是诊断类风湿的可靠证据,结节是肉芽肿改变,其中心坏死区含有IgG和RF免疫复合物。周围为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所包围,最后变为致密的结缔组织。 (2)肌腱及腱鞘、滑囊炎症:肌腱及腱鞘炎在手足中常见,肌腱和鞘膜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触及腱上的结节,肌腱可断裂及粘连,是导致周围关节畸形的原因。滑囊炎以跟腱滑囊炎多见,在肌腱附着处常形成局限性滑膜炎,甚至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或缺损。滑囊炎也可能发生在腘窝部位,形成腘窝囊肿。 症状: 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 一、关节症状: (一)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 (二)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三)畸形: 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二、关节外表现: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表现的一部分或是其并发症。本病的关节病变可以致残,但不会致死。而关节外表现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一)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二)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 (三)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四)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阅读更多…

结肠癌(mCRC)简介

简介: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1。 病因: 临床发现某些因素可能大大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它们包括: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可明显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一)发病原因 一些结肠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社会发展状况、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与结肠癌密切相关,并有现象提示影响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组结肠癌发病的环境、遗传因素可能存在差异。环境(尤其是饮食)、遗传、体力活动、职业等,是影响结肠癌发病的可能病因因素。 1.饮食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相关联,故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1)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的作用机制:可归纳如下: ①影响肠道脂质代谢,高脂饮食使7a-脱羟基化酶活性增高,导致次级胆酸形成增多,而纤维素的作用正相反,并通过抑制重吸收、稀释及吸附、螯合作用,降低肠道的脱氧胆汁酸浓度增加粪便中固相物质,促进排出;一些饮食因素(如钙离子)可降低肠道离子化脂肪酸和游离胆汁酸的水平,这两种物质均对肠道上皮有损伤作用;抑制肠道胆固醇的降解。牛奶、乳糖、半乳糖具有抑制胆烷氧化还原作用。 ②纤维素还具有改变肠道菌群,影响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并影响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调解肠道酸碱度,以及通过黏蛋白加强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有毒物质对肠上皮的侵害; ③高脂肪及部分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肠道细胞酶的活性(如葡萄糖醛酸酶、鸟氨酸脱羟酶、硝基还原酶、偶氮氧化酶、脂氧酶、环氧酶),促进致癌物、辅癌物的产生。 ④生物大分子活性的影响。当胞浆酸化时,DNA合成受抑,细胞周期延长。 (2)维生素: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均与降低结肠癌发病相对危险度有关,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维生素D和钙具有保护作用。 (3)葱蒜类:葱蒜类食品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在实验中多次证实了该类食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大蒜油能明显减少用二甲基胆蒽引起的结肠黏膜细胞损伤,并能使小鼠结肠癌诱发率降低75%。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高摄入蒜类食品者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是低摄入组的74%。 (4)食盐和腌制食品:食盐量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之间的关系,研究高盐摄入量组,3种癌症的相对危险度均增高,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每周摄取3次以上腌制食品发生结肠癌的超额危险度是不足1次者的2.2倍(P<0.01),左半结肠癌为2.1倍,右半结肠癌为1.8倍。该危险因素的解释可能与食品腌制过程所产生的致癌物有关,而高盐摄入可能是一种伴随状态。 (5)茶:茶多酚是1种强抗氧化剂,能抑制致癌剂的诱癌作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每周饮茶(绿茶或红茶)3次以上者的直肠癌发病危险为不足1次者的75%,而与结肠癌组相关不密切。近10余年来,研究提示饮茶与结肠癌发病危险呈显着负相关性,但也有与此相反结果报道。由于饮茶对防止结肠癌的保护性作用的人群研究结果较少,目前还难以评价饮茶在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咖啡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尚难以确定。 (6)微量元素和矿物质:①硒:多种癌症的病死率(包括结肠癌)与当地膳食硒摄入量及土壤硒含量呈负相关。推测硒和钾与结肠癌低发病危险性相关。但有认为这些因素可能仅仅是一些伴随因素,而并不直接影响人群结肠癌的发生风险。②钙:动物实验表明,钙能改善脱氧胆酸对肠道上皮的毒性作用。有学者认为肠道中胆汁酸与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可以促进结肠癌的发生,而钙可以与之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皂化物,使得它们对肠道上皮刺激与毒性作用减轻。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钙摄入可防止结肠癌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2.职业因素与体力活动 结肠癌患者中绝缘石棉生产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已证实吞食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此外,金属工业、棉纱或纺织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等。已经证实,在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的生产过程,经常应用的一种化合物质——丙烯腈有诱发胃、中枢神经系统和乳房肿瘤的作用,且接触该物质的纺织工人,其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尽管如此,一般并不认为结肠癌是一种职业病。 在职业体力活动的分析中发现,长期或经常坐位者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是一些体力活动较大职业的1.4倍,并与盲肠癌的联系较为密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对防止结肠癌(尤其是结肠癌)起保护性作用。 3.遗传因素 据估计在至少20%~30%的结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1%为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5%为遗传性无息肉结肠癌综合征患者。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中80%~100%的患者在59岁以后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此外,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患者发生左侧结肠癌占多数,而遗传性非息肉综合征患者多患右侧结肠癌。 通过全人群的病例对照谱系调查(1328例结肠癌先证者家系和1451例人群对照家系),结果表明:各不同先证者组别一级亲属结肠癌曾患率显着高于二级亲属。结肠癌先证者诊断时年龄与其一级亲属结肠癌发病风险有关,先证者年龄越轻,家族一级亲属发生结肠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40岁结肠癌先证者一级亲属的相对危险度是>55岁组的6倍。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一级亲属),尤其是对结肠癌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者的家族成员,应给予高度重视。 4.疾病因素 (1)肠道炎症与息肉:肠道慢性炎症和息肉、腺瘤及患广泛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有严重不典型增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演变为结肠癌的机会约为50%,显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要高。我国的资料提示发病5年以上者患结肠癌的风险性较一般人群高2.6倍,而与直肠癌的关系不密切。对于病变局限且间歇性发作者,患结肠癌的危险性较小。 Crohn病亦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侵犯小肠,有时也累及结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ohn病与结肠和小肠腺癌的发生有关,但其程度不及溃疡性结肠炎。 (2)血吸虫病:根据1974~1976年浙江省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和1975~1978年中国恶性肿瘤调查资料以及中华血吸虫病地图集,探讨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我国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和浙江省嘉兴地区10个县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与结肠癌病死率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相关性。提示在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血吸虫病可能与结肠癌高发有关。但从流行病学研究所得的关于结肠癌与血吸虫病相关的证据很少。如目前在血吸虫病日渐控制的浙江嘉善县,该地区结肠癌病死率与血吸虫病发病率均曾为我国最高的地区,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然而,根据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结肠息肉癌变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研究报告也认为,息肉癌变与息肉中血吸虫虫卵的存在与否无关。此外,在上述两地区进行的人群结肠癌普查结果也不支持血吸虫病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血吸虫病史与结肠癌发病存在相关性。 (3)胆囊切除术:近年来我国大约有20篇以上的文献论及胆囊切除术与结肠癌发病的关系。其中一些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尤其是近端结肠癌。男性在做胆囊切除术后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与之相反的是女性在做该手术以后患直肠癌的危险性反而下降了。也有观点认为胆囊切除后对女性结肠癌的影响比男性大。 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肠癌也不例外。结肠癌作为一种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在其病因上也与之紧密相关,并认为饮食因素的作用最为重要。目前仍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及缺乏纤维素摄入”的病因模式占主导地位,多数研究结果与此模式相吻合。其他一些致癌因素相对作用较弱,如疾病因素、遗传因素、职业因素等。可以这样认为:结肠癌的致癌过程是以饮食因素的作用为主的,结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病因学研究的深入与多学科的渗透,目前已在病因假设对结肠癌的致癌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就流行病学领域而言,更为广泛地应用现代科技,对一些以往的结果不太一致的因素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对流行病学的结果所提示的可能病因将会进一步阐明。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基于现代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日渐明确结肠癌是由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致癌物的作用结合细胞遗传背景,导致细胞遗传突变而逐渐发展为癌,由于结肠癌发病过程较长,有的具有明显的腺瘤癌前病变阶段,故结肠癌已成为研究肿瘤病因与恶性肿瘤发病机理的理想模型。在病因方面,除遗传因素外,其他因素根据导致细胞遗传的变化与否,归纳为2大类,即:遗传毒性致癌物及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结肠癌是多因素、多阶段,各种分子事件发生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因素可归纳为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2类,肿瘤的发生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外因不外乎理化与生物源性因素,内因为遗传或获得性的基因不稳定,微卫星不稳定以及染色体不稳定。在结肠癌逐步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中,分子事件可为初级遗传事件(primary genetic 阅读更多…

甲状腺髓样癌(MTC)简介

简介: 甲状腺髓样癌 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 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为情志忧思愤怒、水土不服及正气不足,造成体内浊气、痰湿、瘀血、邪火集结于颈部而成。 检查: 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首诊时,主要表现是甲状腺的无痛性硬实结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成为首发症状,如伴有异源性ACTH,可产生不同的症状,血清降钙素水平明显增高,这是该病的最大特点,因而降钙素成为诊断性标志物,超于0.6ng/ml,则应考虑C细胞增生或髓样癌,因降钙素对血钙水平的调节作用远不如甲状旁腺激素强大,以及神经节瘤或黏膜神经瘤,即为MEN。 体检时甲状腺肿物坚实,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为双侧甲状腺肿物,肿物活动较好,晚期侵犯了邻近组织后则较为固定,如声音嘶哑。 诊断: 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可通过血道发生远处转移,甲状腺髓样癌可分为四型。 ①散发型:占70%~80%,非遗传型,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也不会遗传给后代,无伴发其他内分泌腺病变,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3,而且有该密码子突变者的预后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不伴有其他内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发年龄为40~50岁。其基因突变模式与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s,MEN),其中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或C细胞增生,故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显子的609。 ④MEN2B:包括双侧甲状腺髓样癌,且为恶性),但很少累及甲状旁腺,男女发病率相似,高发年龄为3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可发现RET基因第16外显子中的第918密码子发生突变。

霍奇金淋巴瘤 (HL)简介

简介: 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又名淋巴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肿瘤,其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以原发于颈淋巴结者较多见,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然后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组织。由于发病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5岁以前很少发病,5岁以后逐渐增多,青春期发病率明显增多,15~34岁为高峰。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在5~11岁为3∶1,19~19岁为1.5∶1。 病因: 在美国每年新诊断病例都有6000~7000.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4:1.10岁前罕见;两次年龄高峰的分布分别为15~34岁和60岁以后.由于60岁以后大多数病例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见下文,因而第二次高峰可能系不确切的病理诊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流行病学研究未发现其有平行的证据.病因不明,但患者似存在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相关性(例如伐木工;E-B病毒感染;HIV感染)。 病变部位淋巴结肿大,正常结构破坏,部分或全部被肿瘤组织所代替。镜下可见淋巴结被浸润如肉芽肿,其中可见单核或多核司-瑞细胞(Sternberg-Reed cell),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可有纤维组织形成。找到司-瑞细胞是诊断本病的依据。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与预后关系很大,为了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疗,有必要进一步分型。目前国际国内多采用Rye分型,依预后良左分为四型。 1.淋巴细胞优势型; 2.结节硬化型 ; 3.混合型 ; 4.淋巴细胞削减型 。 症状: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决定于病理分型,原发肿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最早的表现多是浅表淋巴结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缺乏全身症状,进展较慢。约有60%原发于颈淋巴结,原发于锁骨上、腑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的较少见。初起时,淋巴结柔软,彼此不粘连,无触痛。后期增大迅速,可粘连成一巨大肿块。其特点为临近组织无炎症,不能用以解释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肿大的淋巴结可以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支气管,引起干咳。无原因的腹痛可由于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所致。全身症状可有低热,或呈特征性回归热型,即高热数天后,可有几天或几周的无热期(Pel-Ebstein fever)。常有食欲减退、恶心、盗汗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当病灶局限时常不出现。皮肤搔痒是成人常见的症状,在小儿极少见,甚至在全身广泛脏器受侵时也不出现。约有1/4的患儿在诊断时已转移到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多见于脾、肝、肺或骨及骨髓。肺部浸润的X线改变多为绒毛状渗出性改变,与真菌感染不易区别,多有呼吸加快和发热,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肝脏受累,可出现肝内胆管梗阻症状,肝脏中度肿大,巩膜黄染,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增高。骨髓浸润则出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消化道受累可发生粘膜溃疡和消化道出血。淋巴瘤发生在脊髓腔硬膜外,可引起压迫症状。此外,亦可出现各种免疫功能紊乱如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或肾病综合征。 霍奇金病本身,或由于用化疗皆可引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此类病儿很易发生继发感染,约有1/3病儿出现带状疱疹,并可扩散侵犯肺组织。隐球菌、组织胸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霉菌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且病灶比较广泛。 对于年长儿持续性无原因的颈淋巴结肿大,应怀疑本病,因为此年龄组的病人,由于上呼吸道炎症而引起的颈淋巴结肿大的已较少见。其他部位找不到原因的慢性淋巴结肿大亦应想到此病。应详细询问病史和做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后确诊要靠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应取较大的整个淋巴结做病理检查。穿刺吸取淋巴组织,因取材太少,多不可靠。 诊断: 本病须与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鉴别。局部慢性炎症造成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时很难与此病鉴别。 并发症: 骨受累可产生疼痛并有椎骨成骨细胞病损(“象牙”椎骨);罕见的是溶骨性病变伴有压缩性骨折. 由于肿块而致的肝内外胆管堵塞可发生黄疸. 骨盆或腹股沟淋巴阻塞可引起下肢水肿. 气管支气管受压能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喘鸣.肺实质的浸润可似肺叶硬化或支气管肺炎,并可引起空洞或肺脓肿. 治疗: 化疗或放疗可治愈大多数病人.在4~4.5周内给照射野予4000~4500cGy剂量,可根治95%以上患者的淋巴结病.此外,标准疗法应包括3600cGy照射邻近未受侵犯的区域(扩大照射野),因为病变是通过邻近的淋巴而扩散.尽管常推荐放疗,化疗联合方案,然而E亚型患者对放疗亦可能有效.对特殊病例可未作分期而先考虑首次放疗,然而治疗方案还是以分期为主要依据的. Ⅰ和ⅡA期的疾病可单用放射疗法,但治疗的照射野要扩大,包括膈上所有淋巴结分布的区域,大多数病人要扩大到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和主动脉分叉处以及脾脏或脾蒂.此种治疗方案约可治愈80%的病人.治愈是指治疗后5年无病生存,此后复发极为罕见.大面积侵犯纵隔(>胸腔直径的1/3)的病人,单放疗复发率高,化疗后放疗可使约75%的病人无复发存活期延长.对特殊的ⅠA期,结节硬化型,或淋巴细胞占优势型患者,单用斗篷式照射可能已足够. ⅢA1 期的疾病,照射所有淋巴结(斗篷式及倒Y型)可使总存活率达85%~90%,5年无病存活率则可达65%~75%.在某些特殊的病例(如仅有轻微脾脏疾病),范围较小的放射疗法(减去盆腔照射野)也同样有效.对ⅡB和ⅢA1 期的疾病,可使用放疗和化疗,对ⅢA2 期疾病常使用联合化疗方案,可使用或不使用淋巴结部位的放射疗法.治愈率已达75%~80%. 由于单用放疗不能治愈ⅢB期霍奇金病,因此需要单独使用联合化疗方案或联合化疗方案合并放疗,生存率为70%~80%. Ⅳ期A和B的疾病,应用联合化疗方案,特别是应用MOPP方案(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或ABVD方案(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氮烯咪胺).根据近年随机研究,对大多数霍奇金病患者治疗来说,ABVD已成为的标准方案.该方案已使70%~80%的病人获完全缓解,而且>50%在10~15年内持续无病.前瞻性研究结果并未证明交替使用MOPP与ABVD或加入其他药物联合方案的疗效会优于ABVD方案.其他的有效药物有亚硝基脲,链脲霉素,顺氯氨铂以及鬼臼乙叉甙.未能缓解或在6~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其预后差.常规抢救治疗的疗效有限.自身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可选择病例进行.对强烈治疗全身情况可耐受以及对再次诱导化疗有效的患者,自身移植治愈率可达50%.同种异基因移植似无甚优越因而不予推荐.自身移植已在初发高危霍奇金病患者中进行研究. 预防: 主要是针对可能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目前认为正常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免疫抑制剂的致瘤作用,潜在病毒的活跃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线)、化学性(如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物质的长期应用,均可能导致淋巴网状组织的增生,最终出现恶性淋巴瘤。因此,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等。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简介

简介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各种剂型的肝素均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实验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肝素更易于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与临床中所观察到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的结果一致。 (二)发病机制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部分患者体内可以出现一种特异性抗体IgG,该抗体可以与肝素-PF4(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结合,PF4又称“肝素结合阳离子蛋白”。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由血小板α颗粒分泌,然后结合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抗体-肝素-PF4形成1个3分子复合物,再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 Ⅱa受体结合,免疫复合物可以激活血小板,产生促凝物质,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伴发血栓并发症的可能机制。而其他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没有血栓并发症,可以作为鉴别。 免疫复合物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FcγR Ⅱa分子交联而激活血小板。FcγR Ⅱa分子氨基酸链第131位点的His/Arg多态性能影响其与IgG结合的能力,从而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因素来预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个体危险性。 症状 根据临床上应用肝素治疗后所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程过程,可以分为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和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1.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大多数发生在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但是,一般不低于50×109/L。可能与肝素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作用有关,肝素可以导致血小板发生暂时性的聚集和血小板黏附性升高,血小板在血管内被阻留,从而发生短暂性血小板减少症。 2.持久性血小板减少 较前者少见,一般发生于肝素治疗5~8天以后,若患者既往接受过肝素治疗,则可能立即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可低于50×109/L,未见有低于10×109/L者。除了血小板减少以外,同时可以伴随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症状少见,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 有应用肝素的药物史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即可诊断。 治疗 (一)治疗 对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有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以内,所有由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的变化均可得到纠正,但是,仍可以检测到肝素依赖性抗血小板抗体。 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预防 充分认识到应用肝素治疗诱发血小板减少的潜在可能性,经常复查血小板计数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结肠直肠癌(CRC)简介

简介 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概述 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低发地区,但其发生率在不少地区有程度不等的增加趋势。 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男性,以40~70岁最为多见,但20世纪末发现30岁以下者亦不少见。男女两性发病比例约为2:1。本病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可以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任何部位,但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多见,其余依次见于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癌瘤大多数为腺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粘液癌。本病可以通过淋巴、血液循环及直接蔓延等途径,播散到其他组织和脏器。 根据临床表现、X射线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手术根治。本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一般癌肿只限于肠壁者预后较好,浸润到肠外者预后较差,年轻患者、癌瘤浸润广泛、有转移者或有并发症者预后不良。 病因 不十分清楚,但是,已经知道可能与以下癌前病变和一些因素有关: ①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可达40%;在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中,癌变的发生率则更高,这说明结肠癌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 ②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发生结肠癌的原因可能与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发生癌变。 ③在中国,血吸虫病并发结肠癌的病例并不少见,但对其因果关系仍有争论。 ④据世界肿瘤流行学调查统计,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高,而在日本、芬兰、智利等地较低。研究认为,这种地理分布与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系,高脂肪饮食者发病率较高。 ⑤结肠癌的发生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病理 溃疡型大肠癌好发于左半结肠,癌体较小,早期形成凹陷性溃疡,容易引起出血、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和组织。 临床表现 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 息肉型大肠癌病人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和腹泻,粪便呈稀水样、脓血样或果酱样,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随着癌肿的增大,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摸到肿块。 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 溃疡型大肠癌的病人,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或脓血便,并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一旦发生完全性梗阻,则腹痛加剧,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全身情况急剧变化。 在肿瘤的晚期。由于持续性小量便血可引起贫血;长期进行性贫血、营养不良和局部溃烂、感染毒素吸收所引起的中毒症状,导致病人消瘦、精神萎糜、全身无力和恶病质;由于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肝脏肿大、腹水、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生转移。 诊断 本病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对于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血便的病人应不失时机地进行直肠指诊、X射线钡剂灌肠、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X射线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可以显示出钡剂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破坏等征象,从而确定肿瘤的部位和范围。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全结肠及直肠粘膜形态,对可疑病灶能够在直视下采取活体组织检查,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尤其对微小病灶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直肠指诊检查是诊断直肠癌的最简单而又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发现肿物,而且可以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手术方式及其预后,许多直肠癌病人常因为没有及时做此项检查而被误诊为痔、肠炎等,以致长期延误治疗。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早期诊断的初筛方法,它虽然没有特异性,对待持续、反复潜血阳性而又无原因可寻者,常警惕有结肠癌的可能性,尤其对右半结肠癌更为重要。癌胚抗原(CEA)被认为与恶性肿瘤有关,但对大肠癌无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之一,由于癌肿切除后血清CEA逐渐下降,当有复发时会再次增高,因此可以用来判断本病的预后或有无复发。 对表现为腹泻、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右腹部肿块等症状的右半结肠癌应注意与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血吸虫病、阿米巴病等疾病相鉴别;对表现为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血便或脓血便等症状的左半结肠癌应注意与痔、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外科治疗 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迄今仍首推外科治疗。 全国第1届肠癌会议提出,浸润性肠癌根治切除的定义是手术时将肉眼所见及扪及的肿瘤,包括原发灶及引流区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根治性切除,手术时虽能切除病灶,但肉眼或扪及的肿瘤有残留者属于姑息性手术。因此,对病变局限于原发或区域淋巴结者应作根治性手术;局部病变广泛,估计不易彻底切除,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变较广泛尚能切除,但已有远处转移,为解除梗阻、改善症状亦可作姑息性切除;局部病灶广泛、粘连、固定,已无法切除,可以作捷径手术或造疹术以解除症状;已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或其他内脏转移,而原发灶尚能切除者可根据病员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同时切除,当然此亦属于姑息性手术。手术后综合征:直、结肠癌手术切除后常有肠运动功能的紊乱,大便次数增多;乙状结肠切除后常由于结肠协调性固体运送机能的破坏而造成便秘;肛管、结肠吻合术后常有排便功能的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失禁等。直肠癌手术后常有排尿功能的障碍,性功能障碍。对肛门非保留的病人,正研究及设计安置在会阴部的“人工肛门”,并能有控制大便便意的装置,以解决病人的排便问题。目前在研究的应用肌肉代替括约肌的肌肉兴奋技术看来是有希望的方法。 放射治疗 近50年来,尽管外科技术有迅猛发展,但大肠癌的手术治愈率、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发率较高,故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必须考虑综合治疗。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的是外科和放射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射、术中放射、术后放射、“三明治”放疗等,各种不同的综合治疗有其不同的特点。对晚期直肠癌,尤其是局部肿瘤浸润到附近组织(直肠旁、直肠前组织、腹腔淋巴结、膀胱、尿道、耻骨支)以及有外科禁忌证患者,应用姑息性放射亦常有较满意的疗效。 放疗和外科综合治疗 阅读更多…

成年遗传性血管水肿(HAE)简介

简介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系一具有家族史,反复发生软组织急性局限性水肿的疾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作与轻微外伤、情绪波动、感染、气温骤变以及月经、雌激素型避孕药等有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病因是患者血清中C1脂酶抑制因子(一种α2球蛋白)减少或功能缺损,以致C1过度活化,C4及C2的裂解失控,所生成的补体激肽增多,以致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水肿。 (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C1酯酶抑制物水平降低(85%)或功能异常(15%)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于C1酯酶抑制物缺乏(85%)或无功能(15%),使血清中生成活化的C1 -(酯酶)量过高,增强血管通透性,影响Hageman凝血因子的生成,导致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黏膜水肿及出血。 症状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急性皮肤粘膜水肿。 ①反复发作的面、颈、躯干及四肢局限性皮下水肿。往往在局部受到轻微外伤时发生。起病突然,局部不痛、不痒,亦无明显潮红,一般持续48~72小时后自然缓解。 ②可发生喉头、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声嘶、窒息,以及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要点】 1.婴儿期发病,常有家族史。 2.好发于面、四肢、胃肠及外生殖器部位。 3.突然发生局限性、非炎症性及非凹陷性的皮下水肿,表面呈肤色。无自觉症状,肿胀多持续1~3天,不伴有荨麻疹。 4.常伴反复发作性腹部绞痛、呕吐以及腹胀、水泻。腹部触痛,但无肌强直及反跳痛。 5.偶可因咽喉水肿导致窒息死亡。 6.实验室检查:C1酯酶抑制物(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缺乏或减低,血清C2、C4含量亦低。 多数患者有家族史。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非凹陷性水肿,如眼睑皮肤水肿、口唇水肿、喉水肿或腹痛;有明显的自限性,48~72h可自然缓解;水肿的出现可由情绪波动、月经、发热和外伤等因素诱发;伴有恶心、呕吐及腹痛,可因喉头水肿窒息致死,若不治疗,死亡率可高达28%;不伴瘙痒和荨麻疹;抗组胺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 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荨麻疹鉴别,据皮肤深在性水肿性斑块,无发热,局部淋巴结不肿大,皮损局部无热感或压痛,发病突然几点即可诊断,并能与丹毒或蜂窝织炎相鉴别。 并发症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伴早发的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 治疗 1.凝血酸,1~3g/日,分3次口服。 2.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去氯羟嗪等。 3.皮质激素可用强的松口服、氢可的松静滴、地塞米松口服或静滴。 4.输入正常人血浆,可暂时补充C1脂酶抑制因子。 5.局部冷湿敷。 6.发生喉头水肿时,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mg或麻黄素15mg,肌注,并可考虑气管切开。 7.同化激素,如danazol、去氢甲基睾丸素、康力龙等,可诱导C1脂酶抑制物的合成,从而防止发作。 (一)治疗 1.一般疗法 (1)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阅读更多…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简介

简介: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是恶性淋巴瘤的一大类型,在我国恶性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所占的比例远高于霍奇金病(HD)。近年来很多国家NHL的发病率有一定增高趋向。NHL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上远比HD复杂。从现有的资料看来,NHL是一组很不均一的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都有差异。迄今,总的治愈率也低于HD。病程长短不一,从无明显症状和早期可耐受到迅速死亡。在某些类型NHL,50%的患儿和约20%的成年患者出现白血病样的变化。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涉及病毒、细菌、放射线、某些化学物质以及除莠剂等多种因素。已知EB病毒与高发区Burkitt淋巴瘤和结外T/NK细胞淋巴瘤、鼻型有关。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与人类亲T细胞病毒Ⅰ型(HTLV1)感染密切关联。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反应性病变起始而引起的恶性变。放射线接触如核爆炸及核反应堆意外的幸存者、接受放疗和化疗的肿瘤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危险增高。 艾滋病、某些遗传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或自家免疫性疾病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联合免疫缺损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药治疗(如器官移植等疾病)所致免疫功能异常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非霍奇金淋巴瘤较霍奇金病常见.美国每年新诊断约50000病例.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尽管像白血病一样已有可靠的实验证据提示某些淋巴瘤由病毒引起,但病因仍不明确.例如HTLV-1(逆转录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已分离出来,而且似乎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南美和美国东南地区.急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浸润,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是恶性T淋巴细胞,大多伴迂曲形核.常发生高血钙症,这是由于体液因素而非骨直接受侵犯所致. 在艾滋病中,NHL特别是免疫母细胞和小无裂(Burkitt淋巴瘤)型的发病率增高.已报告原发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弥散性的病变.约30%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常先出现于淋巴瘤,提示B细胞多克隆刺激先于淋巴瘤的发生.某些艾滋病伴淋巴瘤可有C-myc基因重排.对化疗可能有效,然而毒性常见和条件性感染连续发生,这将造成生存期短暂. (二)发病机制 由于淋巴细胞的分化阶段不同,因而在受侵的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中可出现不同阶段的瘤细胞。在同一病灶中,可有低分化的瘤细胞,也可有分化较为成熟的细胞。随着病变的进展,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类型可有转变,如结节型可转变为弥漫型。 增生的肿瘤组织可呈单一细胞成分,但由于原始多能干细胞可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有时细胞成分可是两种以上或多种多样的。 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的广泛应用,已有可能辨别不同分化阶段的T、B淋巴细胞。 发生于包膜下皮质胸腺细胞的肿瘤通常是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所有其他T细胞淋巴瘤都是来自比较成熟的T细胞,CD4阳性,其中包括成人T细胞淋巴瘤(ATL)、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多数所谓的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中的弥漫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和混合性淋巴瘤)及半数以上的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一些周围T细胞淋巴瘤、近半数的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一些Tγ淋巴增生性疾病,CD8阳性。 B细胞淋巴瘤的特异性抗体较少,但有表面免疫球蛋白表达。最早期的B细胞表面有CD10、CD19的表达,细胞内有终端转移酶并有重键基因的重组。以后细胞表达CD20,细胞浆内产生μ重键,K轻键基因的重组、λ轻键基因的重组及终端转移酶脱失。这些代表发展中的前B细胞阶段。细胞丢失CD10的表达以后即成为不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IgM表达。以后细胞表面表达CD21受体(C3d)膜上产生IgD和IgM。所有B细胞的发展阶段都是在抗原刺激下发生的,同时免疫球蛋白基因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被启动而分泌。此后,细胞丢失CD21、CD20和表面免疫球蛋白,获得浆细胞的标记物PC-1和PC-2分泌免疫球蛋白。这是细胞滤泡中心B细胞的发展过程,发生恶性变后即成为淋巴细胞淋巴瘤。 滤泡中心B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启动均受T辅助细胞调控,但也有一些不明的B淋巴细胞。套细胞区的B细胞似乎相对比较少受T细胞的影响,这些细胞CD5阳性,这是一全T细胞标记物,似乎也与免疫球蛋白无关。 多数急性淋巴细胞的白血病来源于前B细胞,Burkitt淋巴瘤及白血病来源于表面IgM阳性的不成熟B细胞,多数滤泡性和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来自成熟的或活化的B细胞。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则来自分化的终末阶段,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CD5,弥漫性中等分化淋巴瘤表达CD5及CD10,可能说明这些是来自套细胞区而不是滤泡中心的B细胞。 有些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及临床表现还很混乱。弥漫大细胞淋巴瘤可能最不均一,可来自B细胞、T细胞及组织细胞。所以,这些病人的预后不完全取决于临床分期。成人T细胞淋巴瘤从免疫表型来说是来自成熟的T细胞,但临床表现很凶险,像来自不成熟T细胞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不同基因在其中的作用。 症状: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可归纳如下: 1.浅表淋巴结肿大或形成结节、肿块 为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60%~70%,尤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49.3%),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各占12.9%,12.7%)。淋巴结肿块大小不等、常不对称、质实有弹性、多无压痛。低度恶性淋巴瘤时,淋巴结肿大多为分散、无粘连,易活动的多个淋巴结,而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淋巴瘤,进展迅速者,淋巴结往往融合成团,有时与基底及皮肤粘连,并可能有局部软组织浸润、压迫、水肿的表现。 2.体内深部淋巴结肿块 可因其发生在不同的部位而引起相应的浸润、压迫、梗阻或组织破坏而致的相应症状。例如,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块可致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临床表现,腹腔内(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肿块,可致腹痛、腹块、肠梗阻、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液等表现。 3.结外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块 也可因不同部位而引起相应症状。初诊时单纯表现为结外病灶而无表浅淋巴结肿大者约占21.9%。结外病灶以咽环为最常见,表现为腭扁桃体肿大或咽部肿块。胃肠道黏膜下淋巴组织可受侵犯而引起腹痛、腹块,胃肠道梗阻、出血、穿孔等表现。肝脏受淋巴瘤侵犯时可有肿大、黄疸。结外淋巴瘤还可侵犯眼眶致眼球突出,单侧或双侧乳腺肿块,并可侵犯骨髓,致贫血、骨痛、骨质破坏、甚至病理性骨折。颅内受侵犯时,可致头痛、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病变亦可压迫末梢神经致神经瘫痪,例如面神经瘫痪。也可以侵入椎管内,引起脊髓压迫症而致截瘫。有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T细胞淋巴瘤,易有皮肤的浸润、结节或肿瘤。蕈样霉菌病及Sézary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还有一种类型的结外淋巴瘤,即鼻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曾被称为“中线坏死性肉芽肿”、“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临床上最常见的首发部位为鼻腔,其次腭部、鼻咽和扁桃体。 由于淋巴瘤可从淋巴结(浅表及深部)及各种不同器官的结外淋巴组织发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侵犯各种不同组织器官,故其临床表现可非常复杂而多样化。不同组织类型的淋巴瘤也常有其临床特点。 4.全身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有全身症状,包括一般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衰弱外,也可有特殊的“B”症状(同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但一般来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全身症状不及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且多见于疾病的较晚期。实际上,在疾病晚期常见的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有时不易区分究竟是本病的临床表现,还是长期治疗(化疗、放疗)的后果,或因晚期免疫功能受损而发生合并感染所致。 1.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组织学活检(包括免疫组化检查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这些组织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不仅可确诊NHL,还可作出分型诊断,这对了解该病的恶性程度、估计预后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都至关重要。 凡无明显感染灶的淋巴结肿大,应考虑到本病,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具有饱满、质韧等特点,就更应该考虑到本病。有时肿大的淋巴结可以因抗炎等措施而暂时缩小,而后又复长大;有的病人浅表淋巴结不大,但较长期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一段时间后可表现有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2.分期与HD分期相同。 必须与霍奇金病,反应性滤泡增生,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猫爪病,恶性黑色素瘤,结核(特别是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原发性结核),以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其他疾病包括苯妥英钠所致的假性淋巴瘤相鉴别.NHL的诊断依赖于对病变淋巴结或相关组织的活检。病理学诊断至少应包括两个部分,即组织学分型和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必要时需进行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分析,以及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检测。组织学上通常的诊断标准是正常淋巴结的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包膜和邻近的脂肪被典型的肿瘤细胞侵犯.表型检查可确定细胞来源及其亚型,有助于判断预后,而且对确定治疗方案也可能有价值(见下文).通过免疫过氧化酶检查(常用于未分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确定白细胞公共抗原(CD45)存在,而排除转移性癌.本方法可在固定组织上使用来测定白细胞公共抗原.使用免疫过氧化酶方法也可在固定组织上对大多数表面标志进行检查。 诊断: 单靠临床的判断很难作出明确的诊断。不少正常健康人也可在颈部或腹股沟部位触及某些淋巴结,淋巴结的肿大亦可见于细菌、结核或原虫的感染及某些病毒感染。还需要与淋巴结转移癌鉴别。具体鉴别如下: 1.慢性淋巴结炎 一般的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感染灶。在急性期感染,如足癣感染,可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伴红、肿、热、痛等急性期表现,或只有淋巴结肿大伴疼痛,急性期过后,淋巴结缩小,疼痛消失。通常慢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肿大较小,约0.5~1.0cm,质地较软、扁、多活动,而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具有较大、丰满、质韧的特点,必要时切除活检。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阅读更多…

肾上腺皮质癌(ACC)简介

概述 无功能的肾上腺皮质癌(Nonfunctional adrenocortical adenocarcinoma,NACC)临床较少见,目前人们还无法认清其致病原因。 肿瘤早期确诊率不高,许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出现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且进展速度快,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患者预后通常不佳。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改进及普及,肾上腺皮质癌常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约占肾上腺偶发肿瘤的10%~20%.故近年的实际发病率有所提高。发病年龄从1~80岁不等,以成年人或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转移至淋巴结、肺、肝多见,至骨骼、脑部者较少。 症状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大体可分为有内分泌紊乱与无内分泌紊乱(无功能)肿瘤两类。临床上部分患者呈现混合型激素分泌异常,约占肾上腺皮质癌患者35%。 有内分泌紊乱表现者多以库欣综合征合并女性男性化为最主要表现,性征异常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相对少见。在生化检查中可以出现混合性异常改变,既有库欣综合征还可以伴有低钾血症,而且这种低钾血症常表现为顽固性,常规补钾见效缓慢,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生长的无限制性及分化程度低有关。 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起病多缓慢,症状表现各异,常有乏力、消瘦,约1/2患者出现间歇性低热,与肿瘤内坏死组织吸收有关。约2/3患者出现病灶侧腹部及腰部疼痛,瘤体大者在体位变化时疼痛加重,可因肿瘤侵犯包膜或使肾脏扭转、移位引起。体检时1/3病例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病例可因瘤体挤压致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较大肿瘤可伴发低血糖。而在无功能紊乱表现者中常有尿17-KS的增高。 临床上有时初发表现即为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肺部的多发性病灶,阴道转移的妇科症状,肾转移的血尿。肠转移的消化道出血以及骨、脑、眼转移等症状。 诊断 1.临床特点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大体可分为有内分泌紊乱与无内分泌紊乱(无功能)肿瘤两类。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所有肾上腺皮质肿瘤都应进行肾上腺功能测定,尤其是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有时虽无突出临床症状,不一定是非功能性肿瘤;而实验室检查异常者,不一定都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浆皮质醇、17-OHCS、17-KS、CA、VMA以及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电解质、性激素(雄性激素、孕烯雌酮)及糖耐量试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血、尿皮质醇多正常,因肿瘤过大,消耗过多,可发生有低蛋白血症、低血糖。如双侧大肿瘤可伴发血、尿皮质醇低于正常,醛固酮多正常,17-酮皮质类固醇少数可有轻度增高。 (2)影像学检查 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中不可或缺。特别是非功能性无症状的肾上腺肿瘤更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以确定肾上腺有无异常,是否有肿瘤,帮助定位与确定肾上腺性质。许多学者认为肾上腺皮质癌中绝大部分的肿瘤直径大于5cm。 (3)核医学检查 腺瘤可显示呈均匀性放射性浓集,而腺癌呈不均匀放射性浓集表现。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也应用于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Becher等用18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扫描技术扫描10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发现所有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FDG的摄取均明显增强,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7%。Barzon等采用75Se标记甲基去甲胆固醇进行肾上腺扫描发现,所有无功能腺癌和70%有功能腺癌均无核素的吸收,而所有正常肾上腺组织均有吸收,说明核素扫描在诊断肾上腺皮质癌中有一定价值。 治疗 1.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方案 双氯苯二氯乙烷(O,P-DDD)能改变肾上腺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代谢,抑制皮质激素分泌,破坏肾上腺皮质,使肿瘤缩小。适用于无法手术、术后肿瘤残留、有转移病灶的患者,属姑息性治疗。长期治疗仅适用于最初有治疗效果的患者。有文献报道,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浓度>10μg/ml或>14μg/ml才可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最近研究认为浓度与疗效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其主要副作用为神经肌肉毒性,与使用剂量相关。 现代影像学技术能较为准确判断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效果。可分为: (1)完全效应,无肿瘤生存至少4周; (2)部分效应,肿瘤体积减少>50%至少4周; (3)微效应,肿瘤体积减少25%~50%。双氯苯二氯乙烷的治疗效果至今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晚期患者用双氯苯二氯乙烷口服治疗,有利于思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对治疗无反应患者,可尝试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联合多药化疗进行治疗。其他类固醇合成抑制剂如酮康唑、氨鲁米特等治疗效果,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 双氯苯二氯乙烷药物作用慢,至少维持8周以上,开始剂量小。每日500mg,若无不良反应,1日4次,以后每3日增加500mg,最大12g/d,应注意恶心,呕吐、嗜睡、视力模糊及流涎等副作用,视严重程度而减药或停药。为防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需合用泼尼松。也有报道放疗后单用或联合应用CTX,长春新碱及氟尿嘧啶而取得近期疗效。 2.化学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能表达多药耐药基因(MDR) 21,导致P2糖蛋白分泌,加速细胞毒药物失效。双氯苯二氯乙烷能干扰MDR21和P2糖蛋白功能,拮抗其耐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使用化疗药物多和双氯苯二氯乙烷联合应用。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依托泊苷等。判断化疗效果的标准同双氯苯二氯乙烷,Berruti等用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28例皮质癌患者,54%有治疗效果(完全效应十部分效应),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BonacCl等研究用依托泊苷、顺铂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18例皮质癌患者,33%有治疗效果。多药物化疗也仅属姑息性治疗,由于皮质癌发病率低,临床研究尤其是化疗药物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小,且肿瘤发现多晚期,进展速度快,生存期短,故联合化疗的疗效尚不能肯定。 对于那些非外科治疗的患者来说,单独使用双氯苯二氯乙烷或者和细胞毒类药物一起使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药物的用量14~20μg/ml是有严格要求的。对于病情恶化的患者来说,最有希望的可选治疗药物有:依托泊苷(etoposide)、柔红霉素(doxorubicin)、顺铂(cisplatin)+米托坦(mitotane)和链佐星(streptozotocin)+米托坦(mitotane),目前这些药物正在用于国际性期临床试验。肿瘤完全祛除(例如通过米托坦放射疗法)以后,辅助治疗是必须的,因为术后5年内的无病生存者只占30%左右,但是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国家注册机构,国际合作以及试验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式治疗仪器,而且促进了研究人员更为系统化研究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然而,将来对于肾上腺皮质癌更有效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肿瘤分子发病原理的更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也促进了现代癌症治疗的发展(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

概述

无功能的肾上腺皮质癌(Nonfunctional adrenocortical adenocarcinoma,NACC)临床较少见,目前人们还无法认清其致病原因。

肿瘤早期确诊率不高,许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出现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且进展速度快,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患者预后通常不佳。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改进及普及,肾上腺皮质癌常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约占肾上腺偶发肿瘤的10%~20%.故近年的实际发病率有所提高。发病年龄从1~80岁不等,以成年人或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转移至淋巴结、肺、肝多见,至骨骼、脑部者较少。

症状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大体可分为有内分泌紊乱与无内分泌紊乱(无功能)肿瘤两类。临床上部分患者呈现混合型激素分泌异常,约占肾上腺皮质癌患者35%。

有内分泌紊乱表现者多以库欣综合征合并女性男性化为最主要表现,性征异常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相对少见。在生化检查中可以出现混合性异常改变,既有库欣综合征还可以伴有低钾血症,而且这种低钾血症常表现为顽固性,常规补钾见效缓慢,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生长的无限制性及分化程度低有关。

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起病多缓慢,症状表现各异,常有乏力、消瘦,约1/2患者出现间歇性低热,与肿瘤内坏死组织吸收有关。约2/3患者出现病灶侧腹部及腰部疼痛,瘤体大者在体位变化时疼痛加重,可因肿瘤侵犯包膜或使肾脏扭转、移位引起。体检时1/3病例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病例可因瘤体挤压致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较大肿瘤可伴发低血糖。而在无功能紊乱表现者中常有尿17-KS的增高。

临床上有时初发表现即为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肺部的多发性病灶,阴道转移的妇科症状,肾转移的血尿。肠转移的消化道出血以及骨、脑、眼转移等症状。

诊断

1.临床特点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大体可分为有内分泌紊乱与无内分泌紊乱(无功能)肿瘤两类。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所有肾上腺皮质肿瘤都应进行肾上腺功能测定,尤其是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有时虽无突出临床症状,不一定是非功能性肿瘤;而实验室检查异常者,不一定都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浆皮质醇、17-OHCS、17-KS、CA、VMA以及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电解质、性激素(雄性激素、孕烯雌酮)及糖耐量试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血、尿皮质醇多正常,因肿瘤过大,消耗过多,可发生有低蛋白血症、低血糖。如双侧大肿瘤可伴发血、尿皮质醇低于正常,醛固酮多正常,17-酮皮质类固醇少数可有轻度增高。

(2)影像学检查

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中不可或缺。特别是非功能性无症状的肾上腺肿瘤更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以确定肾上腺有无异常,是否有肿瘤,帮助定位与确定肾上腺性质。许多学者认为肾上腺皮质癌中绝大部分的肿瘤直径大于5cm。

(3)核医学检查

腺瘤可显示呈均匀性放射性浓集,而腺癌呈不均匀放射性浓集表现。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也应用于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Becher等用18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扫描技术扫描10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发现所有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FDG的摄取均明显增强,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7%。Barzon等采用75Se标记甲基去甲胆固醇进行肾上腺扫描发现,所有无功能腺癌和70%有功能腺癌均无核素的吸收,而所有正常肾上腺组织均有吸收,说明核素扫描在诊断肾上腺皮质癌中有一定价值。

治疗

1.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方案

双氯苯二氯乙烷(O,P-DDD)能改变肾上腺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代谢,抑制皮质激素分泌,破坏肾上腺皮质,使肿瘤缩小。适用于无法手术、术后肿瘤残留、有转移病灶的患者,属姑息性治疗。长期治疗仅适用于最初有治疗效果的患者。有文献报道,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浓度>10μg/ml或>14μg/ml才可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最近研究认为浓度与疗效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其主要副作用为神经肌肉毒性,与使用剂量相关。

现代影像学技术能较为准确判断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效果。可分为:

(1)完全效应,无肿瘤生存至少4周;

(2)部分效应,肿瘤体积减少>50%至少4周;

(3)微效应,肿瘤体积减少25%~50%。双氯苯二氯乙烷的治疗效果至今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晚期患者用双氯苯二氯乙烷口服治疗,有利于思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对治疗无反应患者,可尝试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联合多药化疗进行治疗。其他类固醇合成抑制剂如酮康唑、氨鲁米特等治疗效果,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

双氯苯二氯乙烷药物作用慢,至少维持8周以上,开始剂量小。每日500mg,若无不良反应,1日4次,以后每3日增加500mg,最大12g/d,应注意恶心,呕吐、嗜睡、视力模糊及流涎等副作用,视严重程度而减药或停药。为防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需合用泼尼松。也有报道放疗后单用或联合应用CTX,长春新碱及氟尿嘧啶而取得近期疗效。

2.化学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能表达多药耐药基因(MDR) 21,导致P2糖蛋白分泌,加速细胞毒药物失效。双氯苯二氯乙烷能干扰MDR21和P2糖蛋白功能,拮抗其耐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使用化疗药物多和双氯苯二氯乙烷联合应用。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依托泊苷等。判断化疗效果的标准同双氯苯二氯乙烷,Berruti等用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28例皮质癌患者,54%有治疗效果(完全效应十部分效应),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BonacCl等研究用依托泊苷、顺铂联合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18例皮质癌患者,33%有治疗效果。多药物化疗也仅属姑息性治疗,由于皮质癌发病率低,临床研究尤其是化疗药物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小,且肿瘤发现多晚期,进展速度快,生存期短,故联合化疗的疗效尚不能肯定。

对于那些非外科治疗的患者来说,单独使用双氯苯二氯乙烷或者和细胞毒类药物一起使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药物的用量14~20μg/ml是有严格要求的。对于病情恶化的患者来说,最有希望的可选治疗药物有:依托泊苷(etoposide)、柔红霉素(doxorubicin)、顺铂(cisplatin)+米托坦(mitotane)和链佐星(streptozotocin)+米托坦(mitotane),目前这些药物正在用于国际性期临床试验。肿瘤完全祛除(例如通过米托坦放射疗法)以后,辅助治疗是必须的,因为术后5年内的无病生存者只占30%左右,但是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国家注册机构,国际合作以及试验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式治疗仪器,而且促进了研究人员更为系统化研究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然而,将来对于肾上腺皮质癌更有效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肿瘤分子发病原理的更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也促进了现代癌症治疗的发展(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