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介

简介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Diamond-Blckfan综合征(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累及多系统组织为本病主要临床特征。1936年由Joseph报道一种小儿纯红再障,认为是先天性的或者是遗传性的。2年后Diamond和Blackfan也报道了同样的病例,迄今为止累计正式报道的病例数已超过480余例。 流行病学 由于DBA颇为少见,其确切的发病率难以确定。欧洲回顾性研究表明DBA在≤15岁儿童中年发病率约为1.5/100万~5.0/100万。 此病发生于婴幼儿,多数患儿出生后2周~2年后发病,绝大多数(超过90%)患儿在1岁内确诊,本病男女患者之比约为1.1∶1。 病因 本病偶见于同胞兄妹中,提示此病为遗传性疾病。仅不足10%患者有家族史,其余多数患者呈散发性。1/3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余为隐性遗传。通过连锁分析揭示DBA的遗传基因位点至少有3个,其中2个位点已确定,分别为19q13.2和8p23.3-p22。已在19q13.2区克隆出相关的致病基因,为核糖体蛋白S19(ribosomal protein S19,RPS19)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约25% DBA患者具有RPS19突变。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常规集落培养显示DBA患者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及CFU-E)显著减少或缺如。已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BA患者体内不存在与红系造血缺陷有关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且其骨髓基质支持造血功能良好。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DBA患者红系祖细胞有内在性的质的异常,从而导致其对多种调控红系祖细胞分化与增殖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s)反应性降低。由于DBA存在与W/Wv及sl/sld小鼠较为相似的血液学异常,人们推测DBA发病机制可能与c-kit受体/配体(KL)系统有关。另有研究发现,DBA患者CD34+ 细胞在单一或联合的EPO,IL-3,IL-6及GM-CSF刺激下,BFU-E产率仍低下或缺如,向上述培养体系中加入KL可以明显增加BFU-E集落产率及体积,提示其CD34 细胞c-kit受体表达无异常。贫血的发生可能为体内KL生成不足或缺乏所致。有人认为多数DBA原发性缺陷不在于c-kit/KL系统,只部分患者存在c-kit/KL系统某些异常,此点反映了本病的异质性,这些异常解释部分患者病情发展与转归的不同。Fit-3配体(FL)体外并不协同KL刺激DBA患者骨髓BFU-E生长,且其体内存在与正常人相同的低水平FL,提示某些DBA红系生长不良与FL无关。 目前研究证实DBA患者并不存在SCL基因与GATA基因表达及其蛋白产物结构异常,但其E蛋白表达显著低下,而KL体外可以纠正这一缺陷,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揭示KL可能通过促进SCL/E蛋白异源二聚体形成发挥其刺激DBA红系造血作用。E蛋白异常与DBA红系造血缺陷间关系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现已明确,DBA患者EPO与EPO-R基因表达及其蛋白质结构均无异常,亦不存在抗EPO-R抗体,但尚不能完全除外DBA存在EPO与EPO-R结合后信号传递异常。与同等贫血程度的其他良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患者比较,DBA患者血清EPO水平升高更为显著,此变化对于保护体内残存的红系祖细胞避免过多过快凋亡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临床表现 贫血为DBA主要临床表现,大约35%患儿出生时即表现有贫血。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另一显著临床表现为与Fanconi贫血(FA)近似,有较之更轻的先天性体格发育畸形。约1/4患儿合并轻度先天异常,如斜眼、乳头内缩、蹼状颈、手指或肋骨的异常。 并发症 1.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并发多种恶性肿瘤 文献报道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0余例,其中12例于确诊后2~43年并发恶性肿瘤,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霍奇金病(HD)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及肝细胞癌1例。 2.长期应用激素治疗者可合并发育障碍及继发感染。 3.病情进展可导致心力衰竭,晚期因输血过多可继发血色病,或心源性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10~90g/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婴幼儿患者一般不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继发脾功能亢进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且有巨幼样变。 2.骨髓象 增生良好,但红系显著减少,其他骨髓细胞均正常。 3.红细胞存活时间正常。 4.血清铁及血清铁饱和度增加,胎儿血红蛋白增加,i抗原持续存在。 5.血胆红素和粪胆原排泄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 诊断 综合文献报道,有学者提出如下诊断标准: ①出生1岁内即出现大细胞性(或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 ②网织红细胞绝对数减少; ③骨髓增生活跃,伴选择性红系前体细胞明显减少; ④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降低; ⑤血小板数正常或稍增高。典型病例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Fanconi贫血,儿童一过性原始红细胞缺乏症(TEC),慢性溶血性贫血并发B19微小病毒感染,Pearson综合征及软骨毛发发育不良综合征相鉴别,其中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与FA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治疗 输红细胞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患儿维持正常生活。但由于病程较长,长期输红细胞可继发血色病,需要特别注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的合并症为发育障碍及继发感染。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约75%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但仅少数患者可获持续性缓解,超过80%有效患者成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者。临床上泼尼松治疗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推荐剂量为2mg/(kg·d),连续1个月以上,此后根据疗效反应来调整泼尼松剂量与疗程,无效者可试验性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100mg/(kg·d),静脉输注,连续3天,以后逐渐减量。有报道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7例中9例经甲泼尼龙(HDMP)治疗后,无需维持剂量泼尼松而获持久疗效。但鉴于甲泼尼龙(HDMP)毒副作用明显,临床上对本疗法应持慎重态度。有学者报道改用口服甲泼尼龙(HDMP)可减轻其毒副作用。 2.HGFs 已有红细胞生成素 (rhEPO),rhIL-3及rh莫拉司亭(GM-CSF)单用,联合或序贯治疗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仅rhIL-3对部分患者有效。Bastion等应用rhIL-3治疗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5例,剂量由2.5μg 阅读更多…

地中海贫血简介

疾病名称: 地中海贫血 简介: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本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 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即α、β、γ、δ链,分别由其相应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造成各种肽链的合成障碍,致使血红蛋白的组分改变。通常将地中海贫血分为α、β、δβ和δ等4种类型,其中以β和α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 1.β地中海贫血 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1p15.5。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基因缺失和有些点突变可致β链的生成完全受抑制,称为β0地贫;有些点突变使β链的生成部分受抑制,则称为β+地贫。 β地贫基因突变较多,迄今已发现的突变点达100多种,国内已发现28种。其中常见的突变有6种:① β41-42(-TCTT ),约占45%;② IVS-Ⅱ654 ( C → T ),约占24%;③β17 ( A → T );约占14%;④TATA盒- 28 ( A →T ),约占9%;⑤ β71-72(+A ), 约占2%;⑥ β26( G → A ),即HbE26,约占2%。 重型β地贫是β0或β+地贫的纯合子或β0与β+地贫双重杂合子,因β链生成完全或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以致含有β链的HbA 合成减少或消失,而多余的α链则与γ链结合而成为HbF( a2 γ2),使HbF明显增加。由于HbF的氧亲合力高,致患者组织缺氧。过剩的a链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形成a链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而使其变僵硬,在骨髓内大多被破坏而导致“无效造血”。部分含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虽能成熟并被释放至外周血,但当它们通过微循环时就容易被破坏;这种包涵体还影响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由于以上原因,患儿在临床上呈慢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和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增加,促使骨髓增加造血,因而引起骨骼的改变。贫血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加,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复输血,使铁在组织中大量贮存,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轻型地贫是β0或β+地贫的杂合子状态,β链的合成仅轻度减少,故其病理生理改变极轻微。中间型β地贫是一些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和某些地贫的变异型的纯合子,或两种不同变异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双重杂合子状态,其病理生理改变介于重型和轻型之间。 2.α地中海贫血 人类a 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6Pter -p13.3。每条染色体各有2个a珠蛋基因,一对染色体共有4个a珠蛋白基因。大多数a地中海贫血(简称a地贫)是由于a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数由基因点突变造成。若仅是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a基因缺失或缺陷,则α链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称为a+地贫;若每一条染色体上的2个a基因均缺失或缺陷,称为a0地贫。 重型α地贫 是a0地贫的纯合子状态,其4个a珠蛋白基因均缺失或缺陷,以致完全无a链生成,因而含有a链的HhA、HbA2和HbF的合成均减少。患者在胎儿期即发生大量γ链合成γ4(Hb Bart’s)。Hb Bart’s对氧的亲合力极高,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胎儿水肿综合征。中间型和α地贫是α0和 a 阅读更多…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简介

简介 脆性X染色体即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一种不完全外显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患者X染色体的短臂Xq27.3带有一脆性断裂点而得名。FXS是一种家族性智力障碍疾病,临床以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巨睾症、大耳、语言和行为异常为其典型表现。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X染色体长臂末端脆性位点的发生可能DNA合成代谢过程中的脱氧胸苷-磷酸不足有关,而脆性位点为富有DNA的节段,当脱氧胸苷-磷酸减少时,脱氧胸苷三磷酸减少,这样使在有丝分裂时这一节段不能紧密折叠,甚至出现裂隙或断裂,表现了脆性。 以往对脆性X染色体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细胞遗传学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该病中一些特殊遗传规律的发现,在对脆性部位的分类,脆性X染色体的特殊遗传方式及其产生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使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水平和角度认识本病。 脆性部位分类: ①遗传型脆性部位(h-fra),又称之为罕见型脆性部位; ②结构型脆性部位(c-fra),又称为常见型脆性部位。 脆性X染色体的遗传特征:过去认为其典型遗传方式呈X连锁隐性遗传,近年发现它的遗传方式非常复杂,具有与一般遗传病完全不同的特殊遗传规律: ①是通过无异常表型的男性携带者又称外显不能(NP)传递的,他们所生的脆性X女儿无异常表现;②在fra(X)家系中智力低下男性患者约占20%,分离率0.4;③表型异常脆性X女性所生的儿子中,分离率为0.5;④表型异常女性的脆性X来自她们的母亲,而非来自父亲;⑤约35%女性携带者出现智力低下;⑥NP男性脆性X母亲一般表型都正常,NP男性子女中出现表型异常的脆性X患者的危险性较低;⑦几乎所有脆性X综合征患儿的母亲都携带脆性X;⑧同胞中的外显程度不一。 有关产生机制的几个假说: ①可移动因子插入假说; ②多聚嘌呤/多聚嘧啶顺序扩增假说; ③富含嘧啶DNA顺序重组和扩增假说; ④不稳定性前突变假说; ⑤常染色体阻抑基因效应假说。 Jacobs等认为男女生殖细胞质的基因可有相同的突变频率,均是向下传递。脆性X染色体患者可能是经过两个阶段基因工程突变而向下传递给父或母,但父或母的表型为正常,在其外周血往往检不出fra(X)。当他或她体内生殖细胞再一次发生突变,并传给子或女,即产生了fra(X)阳性患者或女性携带者。Sutherland曾指出,脆性X染色体患者中是否存在异常的基因产物或缺少某些产物?目前尚无依据。总之脆性位点发生的真实机制,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二)发病机制 脆性X染色体病人Xq27.3区带存在脆性位点(FRAXA)是其典型的细胞遗传学特征。1993年脆性X染色体编码基因cDNA被克隆,发现(CGG)n结构中n拷贝数由正常6~52扩增至≥230时,是脆性X染色体患者发病的分子基础,异常扩增的(CGG)n结构位于FMR-I基因翻译区外显子1。至今已知FMRI基因的错义突变和缺失突变携带者也表现出FMRI基因动态突变相同的临床症状,从而显示出脆性X染色体临床症候的患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进而使这些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因诊断进一步复杂化。 1.细胞遗传学 X染色体长臂27.3带上一个叶酸敏感的部位与脆性X染色体有关,该部位经特殊处理后可显示脆性断裂,因而被称为脆性部位。具有脆性部位的染色体被称为脆性染色体。迄今已有26个染色体的脆性部位被发现,其中仅X染色体X27-X28区域的脆性部位(FRAXA)与遗传性疾病有关,而其他与疾病无关的脆性部位称为普通脆性部位。 X脆性部位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DNA的合成代谢过程有关。已发现在缺乏叶酸或用较大剂量的5-氟尿嘧啶(5-FU)等条件下处理,可致使胸腺核苷合成部分受到抑制,染色体结构就可能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上产生裂隙或断裂。 2.FMR-Ⅰ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 脆性X染色体的基因称为脆性X智能落后1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Ⅰ,FMR-Ⅰ),定位于Xq27.3区带,在基因组中跨越38kb,由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FMR-Ⅰ基因的mRNA为4.4kb,编码一个分子量约为69~70kDa,由596个氨基酸组成的脆性智能落后蛋白(FMRP),这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在体内多种组织中都表达。 FMR-Ⅰ基因外显子较小(51~196bp),但内含子较大,平均大小为2.2kb,其中内含子1约为9.9kb。基因中存在多种累及FMR-Ⅰ基因3‘端外显子10,12,14,15和17的多种转录拼接形式,其中涉及外显子12和14通常导致整个外显子的丢失。但累及外显子10,15和17的则只丢失这3个外显子5’端的部分序列,这是因为这3个外显子的5‘一端序列上分别存在一个拼接保守信号,转录后拼接如发生在这个位置上,则导致这3个外显子5’端的部分序列丢失。 3.FMR-Ⅰ基因的动态突变 FMR-Ⅰ基因的5‘端有一个CGG三核苷酸重复区域,在正常个体中CGG结构的重复次数具有多态性,在6~52次,平均为30次,中国人群中以(CGG)28最多见。在FXS患者中,CGG拷贝数一般>200次,多则可达1000次以上。脆性X染色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FMR-Ⅰ基因的突变所致。动态突变是指FMR-Ⅰ基因在传递过程中CGG拷贝数不稳定,会发生扩增,这是95%以上的FXS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动态突变包括3种类型: (1)FMR-Ⅰ基因的前突变(premutation):FMR-Ⅰ基因(CGG)n结构中n拷贝数扩增至53~230时,携带者虽然表型正常,但在传代过程中易发生进一步的扩增,使后代的CGG重复数大为增加,并有异常表型出现。FMR-Ⅰ基因的这种突变称为前突变,男性或者女性FMR-Ⅰ前突变基因携带者智力水平与正常人并没有区别。 根据统计,男性或者女性携带前突变FMR-Ⅰ基因(CGG)n结构中,n拷贝数没有区别,但随着女性携有的前突变FMR-Ⅰ基因(EGG)n结构中n拷贝数的逐渐增大,在传代过程中扩增至前突变概率也逐渐增加。而38%前突变型FMR-Ⅰ基因经父源性传递至女儿时其(CGG)结构中n拷贝数发生了缩减,但这现象仅见于2%母源性前突变型FMR-Ⅰ基因传递至女儿时,从而提示前突变型FMR-Ⅰ基因在母女传递的过程中其(CGG)n结构中n拷贝数具有扩增的倾向,但父女传递时则存在缩减的趋势。 (2)FMR-Ⅰ基因的全突变(full mutation):FMR-Ⅰ基因由前突变状态(CGG)53~230次扩增至>230次时,100%男性携带者表现为典型的脆性X综合征,53%的女性携带者表现出轻重程度不等的智力低下,此时称为全突变。全突变与智力低下临床表现的出现直接相关。经研究发现,当CGG结构的重复数达230次以上时,FMR-Ⅰ基因5’端的CpG岛开始非正常地甲基化,这种甲基化延伸至启动子区,致使转录不能启动,mRNA不能转录,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也因之缺乏,导致临床症状产生。 值得指出的是极少数男性全突变型FMR-Ⅰ基因携带者缺乏应有的FRAXA位点脆性现象,其分子遗传学的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就智力低下临床表现而言,几乎100%男性FMR-Ⅰ全突变基因携带者存在智力低下,其中约89%(245/274)为中度智力低下,但仅21%(36/170)女性FMR-Ⅰ全突变携带者表现出中度智力低下,而且高达59%(100/170)女性FMR-Ⅰ全突变型携带者并不出现智力低下。 (3)FMR-Ⅰ基因的回复突变:处于前突变或全突变状态的FMR-Ⅰ基因的CGG结构在传代过程中其拷贝数目会发生一定范围的缩减,称为FMR-Ⅰ基因的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根据突变前后FMR-Ⅰ基因所处的状态,回复突变可分为3种类型:全突变型→前突变型;全突变型→全突变或前突变嵌合型;嵌合型或前突变型→正常FMR-Ⅰ基因。这些现象可发生于父源性传递过程,也可发生于母源性传递过程中,虽然较少见,却增加了预测FMR-Ⅰ基因动态突变规律的困难,导致家族内遗传咨询及产前基因诊断进一步复杂化。 4.性别因素对FMR-Ⅰ基因动态突变的影响 目前认为FMR-Ⅰ基因(CGG)n结构的扩增是一个多途径多步骤递次扩增的过程,脆性X染色体的遗传模式常有特殊的规律,即具表型正常的男性携带者可将脆性部位传递给其女儿,后者一般无智力低下或其他临床症状,但她可将受累染色体传递给后代,使家系中的第三代出现FXS患者。此时第三代男孩具有较明显的智力低下,而女孩往往无明显智力异常,也即由母亲传递给子女所造成的危害较由父亲传递为大,且男孩受累程度较女孩为重,此现象称Sheman现象。此外,还发现男性全突变型FMR-Ⅰ基因携带者精子标本中只存在前突变型FMR-Ⅰ基因。因此,现认为FMR-Ⅰ基因的全突变并未累及男性全突变携带者的生殖细胞,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女性卵细胞也未发生FMR-Ⅰ基因的全突变。 此外,女性FMR-Ⅰ基因动态突变携带者在传代过程中,其(CGG)n结构的扩增和大小尚依后代的性别而发生变化,即传至男性后代时则具有进一步扩增的趋势,但传至女性后代时则扩增程度较小,且尚可见到(CGG)n结构发生缩减的现象,可能女性所携有的另外1条FMR-Ⅰ基因正常的X染色体抑制了女性胚胎早期阶段全突变型FMR-Ⅰ基因(CGG)n结构的进一步扩增。总之,全突变型FMR-Ⅰ基因(CGG)n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扩增,还是缩减)以及变化适度的大小尚受亲代和子代性别的双重影响。因此,在FMR-Ⅰ基因动态突变家族的遗传咨询时必须考虑FMR-Ⅰ基因的这种突变特征。 5.FMR-Ⅰ基因的非动态突变 FMR-Ⅰ基因除了动态突变外,少数病人还会发生碱基置换和缺失等非动态突变,目前已发现1种错义突变和8种缺失型突变。这些突变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动态突变相同,但缺乏FRAXA脆性位点这一特征。目前的报道未显示这种突变有热点区。 症状 1.男性患者 以智力低下,耳大及睾丸大为特征,典型临床症状包括: (1)智力低下:IQ常低于50,并呈进行性加剧。 (2)特殊面容:出生体重多较高,生后头几年生长速度快,但成人时身材矮小,面部瘦长、前额突出。头围增大、眶上饱满、虹膜颜色变淡、耳大外翻、高腭弓、大嘴、厚唇以及下颌大而突出等。 阅读更多…

甲基丙二酸血症简介

简介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 cacidemia)也称甲基丙二酸尿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早婴期起病,严重的间歇性酮酸中毒,血和尿中甲基丙二酸增多,常伴中枢神经系统症候。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维生素B12无反应型)或辅酶腺苷钴铵缺乏(维生素B12反应型),使L-甲基丙二酸不能转变为琥珀酸而在血中蓄积所致。 (二)发病机制 遗传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有多种生化缺陷。包括两种变位酶酶蛋白(mutase apoenzyme)缺陷产生的完全性变位酶缺陷(complete mutase deficiency,mut0)和部分缺陷(partial deficiency,mut-);两种腺苷钴胺素(AdoCbl)合成缺陷,即线粒体钴胺素还原酶(mitochondrial cobamide reductase,cblA)缺乏和线粒体钴胺素腺苷转移酶(mitochodrial cobalamin adenosyltransferase,cblB)缺乏;以及3种由于胞浆和溶酶体钴胺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腺苷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MeCbl)合成缺陷(cblC,cblD,cblF)。患者为遗传缺陷mut0、mut-、cblA和cblB时仅有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表现相似。缺陷为cblC,cblD,cblF时产生甲基丙二酸血症和同型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 症状 甲基丙二酸血症虽有多种生化缺陷,但临床表现类似。起病早,一般于新生儿或早婴儿期发病。常见嗜睡、生长发育不良、反复发作性呕吐、脱水、呼吸窘迫和肌张力低下。部分有智能落后、肝大和昏迷。缺陷为mut0者症状出现早,80%在生后第1周。血清钴胺素浓度正常,有代谢性酸中毒,80%有酮血或酮尿症,70%有高氨血症。半数病人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部分病例有低血糖症。患者尿或血中有大量甲基丙二酸。轻症、晚发性或所谓“良性”病例甲基丙二酸水平较低。摄入丙酸和甲基丙二酸前体蛋白或氨基酸会增加甲基丙二酸积聚,甚或引发酮症或酸中毒。 遗传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胱氨酸尿症,缺陷为cblC,cblD,cblF。cblC缺陷者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但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早发病例在生后2个月出现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喂养困难或嗜睡。迟发病例可在4~14岁出现症状,可有倦怠、谵妄和强直痉挛,或痴呆、脊髓病等。大多数病例有血液系统异常,如巨幼红细胞和巨红细胞贫血、多形核白细胞核分叶过多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清钴胺素和叶酸浓度均正常。cblD缺陷者一般发病较晚,表现为行为异常、智能落后和神经肌肉病变,无血液系统异常。cblF缺陷者在生后2周出现口腔炎、肌张力低下和面部畸形,部分有血细胞形态异常。部分病例有低甲硫氨酸血症(hypomethioninemia)和胱硫醚尿症(cystathioninuria)。 诊断 诊断应用GC-MS进行血、尿有机酸分析可诊断本症。各种遗传缺陷的确定有赖于培养细胞酶学分析。 鉴别应注意排除新生儿期其他原因引起的酮症酸中毒、钴胺素缺乏,和单纯同型胱氨酸尿症。 并发症 生长发育不良,呕吐可致脱水酸中毒,呼吸窘迫和智能落后或痴呆、脊髓病等。肝大和昏迷。可发生高氨血症,低血糖症,谵妄和强直痉挛。血液系统异常如巨幼红细胞贫血和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 治疗 西医治疗 饮食治疗有效。应尽早开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减少甲基丙二酸前体氨基酸的摄入。左卡尼汀和口服抗生素可能有效。部分病例对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2有效,即B12依赖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可首先给予B12 1~5mg/d,共1周,若出现效果则可长期给予维持量治疗,剂量一般为每周1mg,根据临床和生化反应调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预防 绝大部分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更为重要。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产前诊断(antenatal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metabolic disease)是防止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人类遗传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是优生的重要措施。遗传性代谢病的产前诊断是生化遗传、分子遗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于产前诊断以来,产前诊断技术发展很快,继之经胎儿镜取胎儿血标本及经宫颈、经腹壁取绒毛,近年来正在发展一种非损伤性产前诊断技术。从孕妇外周血中富集、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将来源于胎儿的细胞进行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测,或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连锁分析或直接检测突变的方法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amniocentesis)可于妊娠中期17~20周通过腹壁进行,羊水细胞是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经培养后可做酶活性测定或基因分析。此方法造成的胎儿丢失率为0.5%。至今仍然是产前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绒毛来自胚胎滋养层,可于妊娠10~12周,通过腹壁吸取绒毛。可用于酶活性测定或基因分析。优点是比羊膜腔穿刺提前了2个月,不必培养,可较早获得产前诊断结果。一旦胎儿患病,孕妇可及时选择人工流产,后续操作比较容易进行,而且可早日解除孕妇的心理负担。 按检测方法可分为代谢产物的测定、酶活性测定及基因分析。 1.代谢产物的测定 可用羊水进行分析,如磷酸肌酸激酶(CK)、甲胎蛋白(AFP),测羊水中的黏多糖可诊断黏多糖贮积症,包括硫酸皮肤素(DS)、硫酸类肝素(HS)、硫酸角质素(KS)、硫酸软骨素(CS)。使用的方法有单向或双向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二甲基美蓝-Tris法等。有机酸血症中的甲基丙二酸尿症可用气相色谱-质谱(GS/MS)测羊水中甲基丙二酸。 本症可采用羊水或中期妊娠孕母尿中甲基丙二酸浓度或培养羊水细胞中酶活性测定,进行产前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 2.酶活性测定 遗传代谢病中多数为酶缺陷所致。因此可用经培养的羊水细胞或绒毛用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来做产前诊断。首先要将羊水细胞经培养后达100万时收获再测酶活性,或直接测绒毛中酶活性。但有些酶不在羊水细胞或绒毛中表达,如苯丙氨酸羟化酶只在肝脏细胞中表达,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只能做DNA分析。溶酶体贮积症是用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产前诊断最多的一组病。产前诊断时要有一份正常标本(羊水或绒毛)做对照。若能有过去保留的阳性标本做阳性对照则更好。基因已分离或定位的疾病,可做产前基因诊断。 3.基因诊断 不同类型的突变有不同的诊断途径,如直接检测法、多态性连锁分析等。 产前诊断的先决条件是对先证者做出准确的诊断,母亲再次妊娠时才可能在产前诊断时有目的地查某种酶或某种基因检测。由于溶酶体贮积症病情严重,多数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良。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种疾病原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多数可在产前清楚判明胎儿是否患病,有的还可在孕早期做出产前诊断,在优生上具有“预防”的意义。因可在临床上根据明确的产前诊断结果阻止胎儿出生,它不仅是惟一可行的优生措施,而且能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人口素质。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简介

简介 重症肌无力样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1.新生儿重症肌无力 (1)据估计MG母亲所生的活婴中仅12%~20%的患儿出现肌张力减低、哭声小、吸吮力弱等肌无力表现;其余婴儿血AchR-Ab可增高,但不表现肌无力。 (2)约78%的新生儿MG出生数小时至1天内出现肌无力及电生理表现,血AchR-Ab可增高,由于病儿本身不产生AchR-Ab,肌无力现象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平均持续18天,很少超过2个月,血中AchR-Ab逐渐降低,以后不再复发。 (3)MG母亲怀孕时宫内胎动减少现象罕见,如出现提示胎儿肌无力严重,胎儿在子宫内长期不活动,出生后即关节弯曲,这种情况在母亲以后生产时还可出现。 2.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1)患儿出生前胎动较少,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即发病,新生儿期表现上睑下垂间歇性或进行性加重,延髓肌无力,面肌无力,常影响喂养。哺乳吸吮力弱,哭声微弱,哭时出现呼吸肌无力,均是提示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重要线索。病程一般无明显进展,全身性肌无力或有或无,一般不严重,可在6~7岁开始好转,但不能完全缓解。 (2)婴儿期或儿童期起病居多,持续运动可产生肌无力、波动性眼肌麻痹和异常疲劳感等,某些病例直至10多岁或20多岁才出现明显肌无力和易疲劳感。检查腱反射正常,多无肌萎缩。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常因发热、兴奋和呕吐等发生危象,引起潜在致命性肌无力,呼吸肌无力可导致通气量下降、呼吸困难及缺氧性脑损伤。随年龄增长,危象发作可逐渐减少。 3.先天性终板Ach酯酶缺乏 本病均发生于男性,出生即出现所有骨骼肌无力和异常易疲劳。肌活检正常,光镜及电镜细胞化学检查发现Ach酯酶缺如。 4.慢通道综合征 婴儿、儿童或成人期起病,渐进性加重,可有数年的间歇期。典型肌无力表现可累及颈、肩和指伸肌,可有轻至中度上睑下垂,眼外肌活动受限,下颌肌、面部肌、上肢肌、呼吸肌和躯干肌等不同程度肌无力,下肢相对幸免。受累肌肉可见肌萎缩和易疲劳,严重受累肢体腱反射降低。 5.先天性乙酰胆碱受体缺乏 常在婴儿期起病,临床症状及电生理特征与重症肌无力相似。肌肉活检显示AchR数量减少,胆碱酯酶正常。血清AchR-Ab阴性,终板区未见免疫复合物。 6.药物引起的重症肌无力 (1)药物及毒素引起肌无力综合征起病急,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病人如不发生呼吸衰竭可完全康复,眼肌、面肌、延髓肌及肢体肌肉等均可受累。用药史、毒物接触史及中毒史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术后长期(2~3年)存活者可发生慢性移植排斥反应性疾病(chronic graft ver sus host disease),典型重症肌无力是局部表现。 (3)干扰素-α导致的重症肌无力:Batocchi等(1995)报道2例恶性肿瘤病人用干扰素-α(IFN-α)治疗期间出现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Piccolo等(1996)报道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用IFN-α治疗后发生MG;Mase等(1996)报道1例有易患MG遗传素质的丙型肝炎病人在IFN-α2a治疗期间发生严重MG。 依据不同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参见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内容。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介

简介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妊娠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妊娠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不诱发或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往往是两者在妊娠时的偶合,或者有的病人妊娠前就已发病,妊娠以后病情加重才被认识而诊断。因此,不是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必须终止妊娠。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对妊娠可造成种种不利影响;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且发病早,病情重,容易发生心衰和胎盘早剥,容易发生流产、早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等。产后出血和感染率发生率高,是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果妊娠后血红蛋白<60g/L,妊娠早期应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住院人工流产。如果已到妊娠中期,由于引产的出血和感染的危险比自然分娩要大,且终止妊娠并不能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孕产妇的死亡率,因此可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同时继续妊娠。但是对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不佳,尤其造血细胞严重减少,出现母儿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者,亦应考虑终止妊娠。对于继续妊娠的病人应和血液科医师密切配合。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住院详细观察和治疗。接受严格系统的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妊娠足月以后,如无产科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减少手术产,最好实行计划分娩;在宫颈成熟以后,经过输全血或成分血,血红蛋白达到80g/L左右,血小板达到20×109/L(2万)以上,在准备足够新鲜血的情况下促分娩发动。分娩时尽量避免组织损伤,仔细检查并完善缝合伤口。产后及时地使用宫缩剂,加速胎盘剥离和排出。有效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临床产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产褥期更应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的临床表现,继续以抗生素,辅以适当的促进子宫复旧的中药治疗。有人主张,如有产科指征必须行剖宫产时,可将子宫切除,以免术后出现严重的出血和感染。吴静等(1996)年报道,对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严格把好围生期保健关,妊娠分娩关和新生儿护理关,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一般认为,孕期血红蛋白>60g/L对胎儿影响不大。分娩后能存活的新生儿,一般血象正常,极少发生再障。血红蛋白≤60g/L者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及死产。 再障的预后与其类型有关。重型和非常重型AA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急性再障多于发病1年内死亡,颅内出血和严重感染是最常见死因。慢性再障经积极治疗后有30%~50%的患者可以治愈。 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是妊娠的禁忌证,但在妊娠时的危险性比非妊娠时大得多,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妊娠和分娩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考虑。一般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病情未缓解者应严格避孕,不宜妊娠。

法布雷病简介

简介 Fabry病-(法布雷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鞘糖脂类代谢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体内α-半乳糖苷酶A(α-GalA)先天性缺乏所致,从而使人体代谢产物酰基鞘氨醇三己糖苷(Gb3)和酰基鞘氨醇二己糖苷不能被裂解,在患者血管和各器官广泛蓄积,造成四肢非常剧烈的疼痛,并对肾、心脏、脑、神经等各器官产生严重损害造成病变,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发展态势,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病因 Fabry病-(法布雷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鞘糖脂类代谢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体内α-半乳糖苷酶A(α-GalA)先天性缺乏所致,从而使人体代谢产物酰基鞘氨醇三己糖苷(Gb3)和酰基鞘氨醇二己糖苷不能被裂解,在患者血管和各器官广泛蓄积,造成四肢非常剧烈的疼痛,并对肾、心脏、脑、神经等各器官产生严重损害造成病变,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发展态势,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法布雷病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病(ICD-10-E)。由于编码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α-GAL)的基因突变,患者体内缺乏α-半乳糖苷酶,使得一些脂质,特别是三己糖基神经酰胺(GL3)无法被代谢,而堆积在溶酶体内,导致各种临床症状。该病以X性连锁隐性方式遗传。患者多为男性,且症状重,携带一个致病基因的女性症状通常较男性轻。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大多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开始出现,男性症状较重。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手、脚发生间歇性的疼痛或感觉异常,其疼痛程度如同烧灼般的感觉,严重时无法正常生活与工作。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天,有时反复出现。疼痛通常在温度较高或季节变化时出现,可在运动后加剧。 (2)下腹、大腿、阴囊、外生殖器常出现红色或紫黑色的血管角质瘤(angiokeratoma)。 病变程度常随年龄加重,患者的耳朵、口腔黏膜、结膜、指甲也可能出现病变。眼部涡状角膜浑浊为该病的特有表现。 诊断 本病早期常被误诊为风湿病、关节炎、生长疼痛或是心因性疼痛,甚至被认为是患者装病。临床诊断需以四肢疼痛、皮肤病变、涡状角膜浑浊,及在尿液或组织检体中发现充满脂质的细胞为基础。α-半乳糖苷酶检测可以确诊。对有家族史的个体进行酶学和基因检测可早期筛查出患者及携带者。 治疗 法布雷病的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及酶替代治疗。酶替代疗法可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酶,使脂质代谢保持正常,改善患者的症状、阻止疾病的进展。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简介

简介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n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Litterer-Siwe病,简称L-S病),汉-薛-柯综合征,(Hand-Schu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及骨嗜酸肉芽肿(eosin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EGB)。病因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本病发病率估计1/20万~1/200万。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也见于成人甚至老人。不少报告提到男性患者居多。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其遗传特征尚不清楚,但有一定的家族性,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比普通儿童高得多。也有认为本病具有肿瘤的性质。 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症起病情况不一,症状表现多样,LCH ,皮肤、单骨或多骨损害、伴或不伴有尿崩症者为局限性;肝、脾、肺、造血系统等脏器损害,或伴有骨、皮肤病变者属广泛性。本例患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属广泛性LCH。 轻者为孤立的无痛性骨病变,重者为广泛的脏器浸润伴发热和体重减轻。 (1)皮疹  皮肤病变常为变诊的首要症状,皮疹呈各种开头婴儿急性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头皮发际、耳后,开始为斑丘疹,很快发生渗出(类似于湿疹可脂溢性皮炎),可伴有出血,而后结痂、脱悄,最后留有色素白斑,白斑长时不易消散。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或一批消退一批又起,在出疹时常有发热。慢性者皮疹可散见于身体各处,初为淡经色斑丘疹或疣状结节,消退时中央下陷变平,有的呈暗棕色,极似结痂水痘,最后局部皮肤变薄稍凹下,略具光泽或少许脱屑。皮疹既可与其他器管损害同时出现,也可作为唯一的受累表现存在,常见于1岁以内的男婴。 (2)骨病变 骨病变几乎见于所有的LCH患者,单个的骨病变较多发性骨病变为多,主要表现为溶骨性损害。以头颅骨病变最多见,下肢骨、肋骨、骨盆和脊柱次之,颌骨病变亦相当多见。在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骨溶解,颅骨破坏从虫蚀样改变直至巨大缺损或呈穿凿样改变,形状不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缺损,边缘锯齿状。初发或进展病灶边界模糊,且常见颅压增高,骨缝裂开或交通性脑积水,可伴有头痛。但于恢复期,骨质在于边缘逐渐清晰,出现硬化带,骨质密度不均,骨缺损逐渐变小,最后完全修复不留痕迹。其他扁骨的X线改变:可见肋骨肿胀、变粗、骨质稀巯或囊状改变,而后骨质吸收、萎缩、变细。椎体破坏可变成扁平椎,但椎间隙不变窄,很少发生角度畸形。椎弓破坏者易发生脊神经压迫,少数有椎旁软组织肿胀。颌骨病变可表现为牙槽突型和颌骨体形两种。 (3)淋巴结 LCH的淋巴结病变可表现为三种形式。①单纯的淋巴结病变,即称为淋巴结原发性嗜酸细胞肉芽肿;②为局限性或局灶性LCH的伴随病变,常牵涉到溶骨性损害或皮肤病变;③作为全身弥散性LCH的一部分。常累及颈部或腹股沟部位的孤立淋巴结,多数患者无发热,少数仅有肿大淋巴结部位疼痛。单纯淋巴结受累,预后多良好。 (4)耳和乳突 LCH的外耳炎症常为耳道软组织或骨组织郎格罕细胞增殖和浸润的结果。有时很难与弥漫性细菌性耳部感染相区别。主要症状有外耳道溢脓,耳后肿胀和传导性耳聋,CT检查可显示骨与软组织二者病变。乳突病变可包扩乳突炎,慢性耳炎,胆脂瘤形成和听力丧失。 (5)骨髓 正常情况下骨髓内一般没有LC,甚至侵犯多部位的LCH也难看到骨髓内有LC,而LC一旦侵犯骨髓,病人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低和血小板减低,但骨髓功能异常的程度与骨髓内LC浸润的数量不成正比。仅凭骨髓内出现LC,不足以做为LCH的诊断依据。 (6)胸腺 胸腺是LCH常常累及的器官之一。 (7)肺 LCH的肺部病变可做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也可能单独存在,即所谓原发性肺LCH。任何年龄都可出现肺部病变,但儿童期多见于婴儿,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缺氧和肺的顺应性变化。重者可出现气胸、皮下气肿,极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肺功能检查常表现限制性损害。 (8)肝脏 全身弥散性LCH常常侵犯肝脏,肝脏受累部位多在肝脏三角区,受累的程度可从轻度的胆洒淤积到肝门严重的组织浸润,出现肝细胞损伤和胆管受累,表现肝功能异常、黄疸、低蛋白血症、腹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进而可发展为硬化性胆管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衰竭。 (9)脾脏 弥散性LCH常有脾肘肿大,伴有外周血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其原因可能为脾脏的容积扩大,造成血小板和粒细胞的阻滞而并非破坏增多,受阴滞的血细胞与外周血细胞仍可达到动态平衡,故出血症状并非常见。 (10)胃肠道病变常见于全身弥散性LCH,症状多与受侵的部位有关,以小肠和回肠最常受累,表现呕吐、腹泻和吸收不良,长时间可造成小儿生长停滞。 (11)中枢神经系统 LCH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并非少见,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丘脑-垂体后叶区。弥散性LCH可有脑实质性病变。大多数患者的神经症状出现在其他部位LCH的若干年后,常见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反射亢进,轮替运动障碍,吞咽困难,视物模糊等。由丘脑和/或垂体娄肉芽肿引起的尿崩症可先于脑症状或与脑症状同时或其后发生,也可为CNS唯一的表现。 (12)Letterer-Siwe病是最严重的一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约占1%.1例典型病例是年龄不到2岁婴儿,发生鳞屑脂溢性湿疹样皮疹,有时呈现紫癜皮疹,侵犯头皮,耳壳,腹部以及颈与面部的皱褶区域。皮肤损伤可成为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导致脓毒血症。常见耳溢脓,淋巴腺病,肝脾肿大。重症患儿可出现肝功能紊乱伴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厌食,急躁,体重减轻。并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气胸),严重的贫血,有时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常是死亡的先兆。由于这些表现,年轻患者往往被误诊或漏诊。 诊断 诊断方法是以临床、X线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主依据,即经普通病理检查发碛病灶内有组织细胞浸润即可确诊。此症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发现郎格罕细胞的组织浸润。因此应尽可能作活组织检查。 鉴别 1.脂溢性皮炎:郎格罕细胞增生症的皮损有时表现似脂溢性皮炎,但婴儿期脂溢性皮炎不会有全身症状和肝脾肿大。 2. 黄色瘤:郎格罕细胞增生症有黄色瘤表现时应与其他可能发生黄色瘤损害的疾病鉴别,后者可能有高脂蛋白血症及其他基础疾病表现,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及骨损,必要时应做骨髓、组织病理等检查。 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和外耳炎:颞骨乳突和岩状部位受累所引起; 眼眶部位肿块可引起突眼,视神经或眼球肌受侵犯导致视力减退或斜视 ; 骨质侵犯最常见的部位是扁骨(如颅,肋,骨盆和肩胛骨)。长骨和腰椎,骶骨较少受累。长骨上的病损酷似Ew-ing肉瘤,成骨肉瘤和骨髓炎。腕,头,膝,足或颈椎骨侵犯属罕见。常有患儿家长陈述患儿早熟性出牙,实际上这是由于牙龈退缩,未成熟牙质暴露的缘故。 治疗 西医治疗 低危组年龄>2岁,造血系统,肝,肺或脾未受侵犯。危险组年龄<2岁,或伴前述器官受侵犯。由于疾病持续存在,患者常不能按照严格设计的方案,配合治疗,因而可出现多种器官受累症状(表137-2)。在0~Ⅱ组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单个系统疾病的患者,几乎不需要全身性治疗,同时几无致残率,也不引起死亡。有些Ⅱ组和大多数Ⅲ组(即伴多系统疾病),需作全身性治疗,但一般还是有效的。Ⅳ组年轻并有多系统侵犯的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达20%,尽管复发常见,然而几乎所有疗效良好的患者最后都可中止治疗。在成年患者亦可呈现慢性病情起伏的过程。 重型患者应住院并予最大剂量抗生素,保持气道通畅,营养支持(包括高能营养),血制品,皮肤护理,理疗以及必要的医护关怀。严格的卫生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听道,皮肤和牙龈损害。施行清创术,甚至可切除严重受损的牙龈组织,以限制口腔病变。头皮脂溢性样皮炎可使用含硒质洗发液(每周2次)。若洗发液无效,可局部少量使用皮质类固醇药剂,以在短期内控制小的病灶。对尿崩症或有其他的垂体功能减退症状的患者大多需补充激素治疗。 局部治疗(外科和放疗) 阅读更多…

苯丙酮尿症简介

简介 苯丙酮尿症(phenyl ketonuria,pku)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活性减低而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在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疾病中比较常见。本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不均一,主要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及色素脱失和鼠气味等,脑电图异常。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则前述临床表现可不发生,智力正常,脑电图异常也可得到恢复。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大,摄入的苯丙氨酸用于合成蛋白的量逐渐减少。出生以后,每天摄入的苯丙氨酸约为0.5g,儿童和成人增加到4g。其中较大部分被氧化成酪氨酸,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但也需要辅因子参与。如果这一氧化过程发生障碍,则有苯丙氨酸在体内堆积,在此情况下,苯丙氨酸则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代谢而产生苯丙酮酸有害物质。苯丙酮尿(pku)就是因为pah活性减低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pah活性减低还可使酪氨酸受抑而使黑色素生成减少,羟苯丙酮酸酶受抑而使羟苯酮酸在体内堆积。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12q24.1),该基因的微小变异即可引起发病,并非由于基因缺失。系由两个杂合子的婚配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以近亲结婚的子代为多见,患儿同胞约40%患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是本病基本的生化异常。如果发生变异的碱基对不同,引起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可表现为典型pku或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 (二)发病机制 苯丙氨酸(phenylalamine,pa)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它参与构成各种蛋白质成分,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正常情况下,摄入的pa中约有50%左右用于合成各种成分的蛋白质,其余部分在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变为酪氨酸,再经其他酶的作用转化为多巴、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黑色素等。苯丙氨酸羟化酶是复合酶系统,除羟化酶本身外,还包括二氢蝶呤还原酶及辅酶四氢生物蝶呤,任何一种酶缺陷均可引起血苯丙氨酸增高。 当pa羟化酶缺乏时,未参与第一步蛋白质合成的苯丙氨酸在血浆内贮积,并沉积于全身组织包括脑。血中苯丙氨酸超过肾阈而排出,产生苯丙氨基酸尿。 pa的主要途径(羟化)受阻后,pa的次要代谢途径则代偿性地亢进,使pa转化为苯丙酮酸、苯乳酸、正羟苯乙酸和苯乙酸的比重逐步增加。正常时这条代谢旁路进行得很少,因此这些代谢产物的含量极少;当pa羟化酶缺乏时,这些代谢产物才达到异常增高的水平,积蓄于组织、血浆和脑脊液中,并大量从尿中排出,产生苯丙酮尿症。 1.根据生化缺陷的不同可分为 (1)典型pku: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 (2)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见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异构酶缺陷或典型苯丙酮尿症杂合子,血苯丙氨酸增高。 (3)一过性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多见于早产儿,是苯丙氨酸羟化酶成熟延迟所致。 (4)苯丙氨酸转氨酶缺乏:虽然血苯丙氨酸含量增加,但尿中苯丙酮酸及羟苯乙酸可不增高,给予负荷量的苯丙氨酸口服后血酪氨酸也不增加。 (5)二氢蝶呤还原酶缺乏:酶活性完全或部分缺乏,除影响脑发育外可使基底节钙化。 (6)二氢蝶呤合成缺陷:缺乏甲醇氨脱水酶或其他多种酶。 典型pku患儿出生时神经系统正常,由于纯合子患儿缺乏神经系统保护措施,神经系统长期暴露于苯丙氨酸而出现症状。如母亲是纯合子,血苯丙氨酸水平很高,患儿是杂合子,在子宫中就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出生时表现为智力障碍。 普通型pku及某些轻度和严重变异型,疾病早期未经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推测可能为等位基因突变型,表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无苯丙酮尿症及神经系统受累。此外,即使少数(约3%)病人控制高苯丙氨酸血症,也不能预防神经系统病变的进展。 2.分子生物学研究正常人pah蛋白有折叠,并有铁结合位点。铁结合位点结构的保持与位于与活性位点相关的3d结构中的第349位的丝氨酸有关,这个位点的丝氨酸与pah结构的稳定性聚合和pah的催化性质也具重要性。fusetti等测定了人pah(残基118~452)的结晶结构,发现此酶与组成催化和四聚体化区的每个单聚体以四聚体结晶出现。在四聚体化区的特性是存在与其他单聚体相互作用的交换臂,因而形成一反平行的盘旋卷,而且明显的不对称,这是由于在导致盘旋卷螺旋的螯合区有两个交替构形所引起。最常见的pah突变中的某些突变即发生于催化区和四聚体区的交界处。 不同的pah基因的突变使pah活性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对pah结构的影响也不一样。camez等用不同的表达系统揭示pah突变:leu348val、ser349leu、val388met引起pah蛋白有折叠缺陷。将突变的pah蛋白在大肠埃希杆菌中表达显示比野生型pah蛋白有对热不稳定,降解的时间过程也不相同。bjorgo等研究了pah7种错义点突变,即r252g/q、l255v/s、a259v/t及r270s。另外还有一种突变为g272x。当将这些突变的pah蛋白与麦芽糖酶以融合蛋白形式共同表达于大肠埃希杆菌中,证明人pah蛋白折叠和聚合为同种四聚体/二聚体的能力有缺陷,大多数回收为无活性聚集型。 r252q和r252g回收到具有催化活性的四聚体和二聚体,r252g回收到一些二聚体。前述3种突变使pah活性分别只有野生型活性的20%、44%和4.4%。当在体外以耦联的转录-翻译系统表达时,所有突变的pah均回收到具有低同种特异性活性的非磷酸化和磷酸化型的混合物。所有这些pah基因突变所表达的变异的人pah蛋白在寡聚化方面均有缺陷,在体外实验对限制性蛋白溶解的敏感性增加,在细胞中的稳定性减低,催化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低。所有前述作用看来是由于单聚体结构紊乱的结果。根据人pah催化区的晶体结构,突变对折叠和单聚体寡聚体化的影响提供一种解析。 以上是一些肝pah基因突变所引起的pah蛋白结构和活性变异的相关性。99%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或pku都是由于pah基因突变引起,只有1%是由于辅因子生物合成或再生有障碍所致。pah基因突变可累及外显子和内含子,可为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 突变类型有点突变、插入或缺失、提前停止编码、剪接和多态性。突变的基因型有纯合子、杂合子和复合性杂合子。scriver等于1996年综述了pah基因突变,在全世界26个国家,81位研究者分析了3986突变的染色体,确定了243种不同的突变。到1999年3月zekanowski等在论文中指出:世界上pah基因突变已达350种以上。该作者研究了编码pah酶调节区:部分的外显子3突变可引起经典的pku、轻度的pku和轻度的高苯丙氨酸血症,后者的突变常位于71~94位的氨基酸残基。汪宁指出到1998年4月止全世界pah基因突变已增加到390种。在我国1996年徐陵亭等报道已确定pah基因突变有20多种,约占pah突变基因的80%。大多数学者认为pah突变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有相关,只少数病人例外。guldberg等人认为:部分病人pah突变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用以检查突变的方法或者由于表型分类不同所致。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pku患者pah基因突变有所不同,我国北方和南方人群pah基因突变类型分布也不一致。土耳其祖先病人的亚组中最常见突变为ivs1o-11 g→a(占分析的等位基因的38%);罗马尼亚pku病人中pah基因突变以arg408trp居多(占等位基因47.72%),lys363fsdelg(13.63%)和phe225thr占6.81%,3种突变占突变等位基因的70%;在捷克pku病人中arg408trp突变占54.9%。对各地区人群pah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的不同可能反映pah基因突变有多种机制,包括拓荒者作用(founder effect)、遗传漂流(genetic drift)、过度互换性(hypermutability)和选择(selection)。 以上是肝脏pah基因结构、性质和突变及突变所引起的pah蛋白的异常。pah蛋白除了在肝脏细胞中表达外,在非肝脏组织中也有表达,包括肾脏、胰腺和脑。肾脏中pah一级结构与肝脏中的一致,只是其调节不同于肝脏中的pah,但在机体苯丙氨酸平衡中,肾脏的pah可能起作用。 除了肝pah活性缺如或降低可引起pku外,还有pah的辅因子发生变化也可引起。参与pah作用的主要辅因子有5,6,7,8-四氢生物蝶呤(5,6,7,8-tetrahydrobiopterin),此物质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羟化必须的辅因子。负责编码此物质的基因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酶(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合成酶(ptps)基因。如果这种酶基因发生突变,则ptp缺乏,pah活性即使正常,也可引起pku。另一种可引起pku的酶是二氢蝶呤还原酶。据此,pku的发病牵涉到至少3种酶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即可引起pah活性缺如或减低,从而引起pku。 3.脑部病理改变 表现为非特异性变化,通常以白质改变为明显。大致可有下列数种情况。 (1)脑成熟障碍。胎儿在妊娠后期即开始有脑发育异常,脑的白质、灰质分层不清楚。白质中有异位灰质出现。 (2)髓鞘生成障碍。以视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小脑束纤维的髓鞘形成不全为最明显。 (3)灰质和白质囊样变性;此外,还有脑的黑质、蓝斑部的色素消失,脑重量减轻等变化。 症状 PKU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故新生儿即有高苯丙氨酸血症,因未进食,血苯丙氨酸及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浓度不高,故出生时无临床表现。如果对新生儿未作苯丙酮尿症筛选,随着喂食的时间延长,血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逐渐升高,临床症状才渐渐表现出来。主要临床表现有: 1.生长发育迟缓 除躯体生长发育迟缓外,主要表现在智力发育迟缓。表现在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婴儿,生后4~9个月即可出现。重型者智商低于50,约14%以上儿童达白痴水平,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这些表现提示大脑发育障碍。限制新生儿摄入苯丙氨酸可防止智力发育障碍,重型PKU患儿智力发育障碍比轻型者血中苯丙氨酸浓度高,据此可以认为智力发育障碍与苯丙氨酸毒性有关,但更为详细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 2.神经精神表现 由于有脑萎缩而有小脑畸形,反复发作的抽搐,但随年龄增大而减轻。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常有兴奋不安、多动和异常行为。 3.皮肤毛发表现 皮肤常干燥,易有湿疹和皮肤划痕症。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故患儿毛发色淡而呈棕色。 4.其他 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苯丙氨酸从另一通路产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增多,从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霉臭味(或鼠气味)。 一般而言,临床表现与PAH基因突变的类型与临床表型的严重性相关,辅因子缺乏比PAH蛋白异常的临床表型较轻。 诊断 阅读更多…

21羟化酶缺乏症简介

简介 基本介绍 21羟化酶缺乏症(21-hydroxyulase deficiency)是最先发现、研究最多和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该酶缺乏导致糖皮质和(或)盐皮质类固醇减少,ACTH和雄激素分泌增多,患者出现男性化和失盐症状,严重时威胁生命。发病率在爱斯基摩人约为1/500,白种人和黄种人为1/2万~1/5万。 21-羟化酶缺乏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患者总数的90%~95%,发病率各家报道很不一致。瑞士为1/18500,英国为1/5000,马里兰为1/67000,其中男女发病率比为1:4。 发病机理 1.CYP21酶的功能:CYP21即细胞色素450C羟化酶,它通过黄素蛋白-P450还原酶从NADPH获得电子,将17-羟孕酮(17-OHP)氧化为11-去氧化皮质醇,后者再经11-羟化合成皮质醇。在盐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CYP21催化孕酮转变为11-去氧皮质酮。 2.CYP21基因突变:CYP21基因定位于6p,位于HLA-B和HLA-DR基因之间。CYP21与HLA位点有连锁优势遗传现象,在受累家系中,通过分析HLA型可以认证同型合子、异型合子或非受累个体。CYP21缺乏症患者曾发现存在各种HLA抗原和单倍型,例如失盐型CYP21缺乏症患者中HLA-B47的频率很高,而DR1,B14则多见于非经典型患者。 CYP21在每条6号染色体中都有CYP21B和CYP21A两个基因,只有CYP21B具有生物学功能,CYP21A是假基因。CYP21B和CYP21A基因长约3.3 kb,有10个外显子,98%的序列同源。它们的排列从染色体的远着丝粒端到近着丝粒端为:C4A-CYP21A-XA-C4B-CYP21B-XB这种串连排列关系在减数分裂时会造成不平衡配对,出现重复或缺失错误。约95%的突变是CYP21B和CYP21A之间重组错误,约15%是CYP21A外显子3~8的大段缺失整合到CYP21B的相同区域,约80%的患者有基因转换突变,通常是CYP21A的片断转换到CYP21B。也有一些患者证明是真正的点突变,没有基因转换。这些突变引起21-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完全无活性。如Ilel72Asn突变,临床表现为单纯男性化型,酶活性检查发现只有正常人的3%~7%,但是仍有充足的醛固酮分泌,因而没有发生失盐症状。失盐型多有严重的酶活性丧失,而非经典型酶的活性保存较多。 临床表现 单纯男性化型 只有皮质醇合成途径的CYP21受累,醛固酮合成途径正常。 ①女性患者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男性化(从阴蒂肥大到大阴唇融合,形成部分性阴茎尿道)。严重的病例一般有生殖窦存留(阴道和尿道只有一个开口)。卵巢、子宫和输卵管存在,附睾和输精管缺如。雄激素水平增高的另一个作用是使身体直线生长加速,身材比同龄儿童高,骨龄提前。ACTH产生过多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②男性患者表现为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依赖性性早熟,阴茎增大,阴毛生长,但是睾丸和促性腺激素仍停留在青春期前水平。皮肤色素沉着和身体直线生长加速与女性患者表现相同。 失盐型 皮质醇和醛固酮两种合成途径的CYP21都受累。新生儿患者除了具有单纯男性化型的临床表现外,还有水盐失衡的表现;如拒乳、呕吐、脱水、休克。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甚高。失盐型患者大多数在出生后1~5周发病,6周以后发病者极少。 21羟化酶缺乏症 非经典型 ①无症状型:又称隐性CYP21缺乏症。在经典型CYP21缺乏症家系中,有些成员无男性化表现,但是血清CYP21催化反应步骤的前体类固醇17-OHP水平增高。 ②迟发型:出生时外生殖器正常,没有男性化改变。而在青春期前出现多毛、痤疮、身体直线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 分型 临床上按病情轻重、发病年龄不同将21羟化酶缺乏分为4型: 1)单纯男性化型:为21-羟化酶部分缺乏。 2)男性化伴失盐型:为21-羟化酶完全缺乏。 3)隐匿型:无异常体征,血17-羟孕酮及雄烯二酮正常或稍高,ACTH刺激后两者均升高,但低于上述两型。 4)晚发型:青春期前发育正常、青春期后出现多毛、月经稀少和男性化。 辅助检查 1.单纯男性化型:血清17-OHP、雄烯二酮和睾酮水平升高,24h尿17-酮类固醇(17-KS)和17-生酮类固醇(17-KGS)排量增高,血清电解质和醛固酮水平正常,PRA正常或轻度升高。染色体核型正常。 2.失盐型:血清和尿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谱和单纯男性化型相同,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PRA水平显著升高,低血钠、低血糖、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染色体核型正常。 3.无症状型 血清17-OHP、雄烯二酮和睾酮的基础水平或ACTH兴奋的反应水平增高,尿17-KS和17-KGS水平增高。 4.迟发型:与无症状型相似。 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男性非GnRH依赖性性早熟都要想到CYP21缺乏症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查发现尿17-KS和17-KGS排量增高和(或)血清17-OHP和雄烯二酮水平增高可以确定诊断。 治疗措施 1.急性肾上腺皮质危象(失盐型)的治疗 (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滴注等渗盐水,如血压低,快速输注等渗盐水每千克体重20ml。 (2)低血糖:立即静脉推注葡萄糖0.25g/kg。 (3)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钠50mg/m,静脉推注,然后50~100mg/m静脉滴注维持24h。 (4)低血钠和高血钾:9α-氟氢化可的松0.1mg,鼻饲。以后根据血清电解质水平、脱水程度和血压状态决定给氟氢化可的松的剂量和次数。 2.维持治疗 (1)糖皮质激素:2岁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连续5d,以后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应激情况,则改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剂量因人而异,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24h尿17-KS排量、骨龄和身体直线生长速度随时调整剂量。 2岁至青春期前患者替代治疗改为口服制剂。氢化可的松每日18mg/m,或醋酸可的松每日22mg/m,分3次服用。 青春期以后患者:可改用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每日剂量:泼尼松3.7mg/m、甲基泼尼松龙2.4mg/m或地塞米松0.23mg/m。分次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是终生需要的。 (2)盐皮质激素:失盐型患者除了糖皮质激素外,还需要补充盐皮质激素。氟氢化可的松0.05~0.3mg/d,口服。同时摄入食盐1~3g/d,以维持血清电解质、PRA和血压在正常范围为原则。 (3)外生殖器整形:女性患者的阴蒂成形术宜在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1岁之前进行。阴道成形术可在成年后进行。 疾病预后 1.正确的替代治疗可使单纯男性化型女性患者具有正常的月经和生育力。 2.男性和女性患者替代治疗后的成年身高仍达不到正常人水平。 3.女性患者多有阴道口小,对异性兴趣减低和性欲减退。已结婚者生育力低,特别是失盐型患者。 4.女性患者中断治疗易发生多囊卵巢、进行性男性化和骨骺过早闭合。 5.男性患者中断治疗易发生睾丸肾上腺残余细胞增生、垂体增生、肾上腺肿瘤和肾上腺皮质危象。 阅读更多…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