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bevacizumab(阿瓦斯汀)的附加物,卡铂加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CD-BEV)与复发性卵巢癌首发疾病复发患者相比,卡铂和吉西他滨(CG-BEV)显着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一线铂类化疗后> 6个月。
在包括近700名患者的前瞻性III期研究中,随机分配到CD-BEV的患者中位PFS达到13.3个月(95%CI,11.7-14.3),而中位数为11.7个月(95%CI,11.1-12.8)在2018年ESMO大会上,医学博士Jacobus Pfisterer报道了随机分配到CG-BEV的手臂。1 CD-BEV组中位PFS改善1.6个月,风险比为0.807(95%CI,0.681-0.956;分层log-rank P= .0128)。
CD-BEV赋予的PFS优势在根据无铂间隔检查的亚组中也是明显的,残留肿瘤的存在与否,以及患者是否先前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CD-BEV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适用于复发性卵巢癌,适用于铂类复治,即使在之前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后,”Pfisterer说,来自德国基尔的妇科肿瘤中心。与没有达到显着性的CG-BEV相比,CD-BEV的中位总生存期(OS)也有改善的趋势(33.5 vs 28.2个月; HR,0.833; 95%CI,0.680-1.022;分层log-等级 P= .0787)。
共有682名患有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适合于基于铂的再治疗,将其1:1随机分配至标准治疗(CG-BEV)或实验治疗(CD-BEV)。在标准组中,贝伐单抗在第1天给予15mg / kg,然后在每3周给予吉西他滨(第1天和第8天为1,000mg / m 2)和卡铂(第1天AUC4),在没有的情况下持续多达6个周期进展疾病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在实验组中,贝伐单抗在第1天和第15天以10mg / kg给予,随后是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第1天30mg / m 2)和卡铂(第1天AUC5),每4周一次,最多6个周期。没有进展疾病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每3周继续维持15mg / kg的贝伐单抗维持,直至疾病进展或双臂中不可接受的毒性。截至2018年7月10日,贝伐单抗在3%的患者中持续存在,32%的患者存活并且仍在被随访。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2岁(范围23-85); 62%的人在基线时的ECOG表现状态为0。四分之三(76%)的患者在入组时有残留肿瘤。无铂间隔为3至12个月,31%,> 12个月,69%。原发肿瘤类型为上皮性卵巢癌,占88%。几乎一半(48%)的患者曾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最常见的是先前的贝伐单抗,占41%。

贝伐单抗的平均相对剂量强度为91.5%,试验化疗期为92.2%(CG-BEV)和85.3%(CD-BEV),维持期双臂约96%。几乎所有(97.7%)患者均出现不良事件(AE); 9.2%的总体有一个严重的AE,其中武器的比率相似,并且特别感兴趣的是对3-5级AE的44.6%。CG-BEV组与CD-BEV组相比,³3中性粒细胞减少更为常见(分别为22.2%和12.0%),而CD-BEV组为27.7%,而CG-BEV组为20.7%。两组之间的11名患者(1.7%)发生5级AE,标准治疗7名,实验治疗4名。
在PFS的探索性亚组分析中,无论患者是否患有残留肿瘤,患者的无铂间隔为6至12个月(HR,0.798)或> 12个月(HR,0.812),CD-BEV的益处得以维持( HR,0.841)与否(HR,0.682),以及他们之前是否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HR,0.732)(HR,0.881)。 血清CA 125的生物学PFS与CD-BEV的中位数为11.5个月,而CG-BEV的中位数为10.0个月(HR,0.758; 95%CI,0.641-0.896;分层log-rank P = .001)。全球生活质量得分有利于CD-BEV,但差异并不显着。
“这些都是非常强大的数据,有充分证据证明CD-BEV优于CG-BEV,”来自意大利Istituto Nazionale Tumori di Napoli的受邀讨论者Sandro Pignata博士说。事实证明,CD-BEV方案优于卡铂/吉西他滨/贝伐单抗,卡铂/紫杉醇和卡铂/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或一线治疗,但仍需要关于脱发和血液学毒性的数据他说,在比较这些方案时。
另一个弱点是 BRCAPignata说,试验中未知同源重组缺陷(HRD)状态。已知对HRD缺乏的患者富含铂敏感性复发,并且卡铂加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在这些患者中可能更有效。证据还表明,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对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更为有效 。由于这些原因, 需要研究BRCA和HRD状态作为卵巢癌临床试验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