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简介

简介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的发病特点、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病的预后 慢性肾病的定义 临床中,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通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则随病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发病特点 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关病的知晓率低。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在我国,发生于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病患者最多,占40%。随我国人群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他的继发性慢性肾病正不断增多。加上我国现有医疗水平尚有限,导致我国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早期症状 熟悉掌握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可以对慢性肾病的发生起到警示作用,便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恶化。通常,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色或夜尿增多,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明显疲劳、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是最明显的了,比如恶心、呕吐、舌炎、腹泻、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 精神、神经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疲乏、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头晕、头痛、失眠、手足灼躁、谵语、肌肉颤动、抽搐、昏迷等。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是最容易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损害、心包炎、血管硬化、血管钙等。 造血系统:造血系统最突出的症状就是贫血。如果肾衰竭晚期可能会有出血倾向,常见有鼻衄、瘀斑,也可为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等。 呼吸系统:酸中毒时呼吸深长,晚期可有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 皮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皮肤会出现无光泽、干燥、脱屑的情况。常出现尿素霜、皮疹、色素沉着等。 脱水或水肿:因肾小管浓缩功能丧失及高浓度的尿素引起渗透性利尿,出现明显多尿,加之呕吐、腹泻、饮水少等,常发生脱水。进入少尿期又极易引起水量过多,出现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水中毒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代谢紊乱:出现程度不同的糖耐量降低,血中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胃泌素等升高。还可有脂肪代谢异常,出现高脂血症。 预防治疗 一旦患有慢性肾病,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不是说患有了慢性肾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尿毒症。早期对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完全做的到。因此,对慢性肾病做好防治工作是慢性肾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关键所在。 对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包含有以下三点: 首先,鉴于慢性肾病的发病特点——知晓率低,则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人引起对慢性肾病的重视,每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防治慢性肾病。 其次,要加强早期防治工作,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对自身已有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及其危险因素(如蛋白尿、高血压)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要对可能引起肾脏继发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通风、高血压等)和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两方面共同作用,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和恶化进展。 最后,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展。具体就是,不仅要对已有的慢性肾病就其进展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贫血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对慢性肾病中晚期阶段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防止,从而降低肾衰、尿毒症的病死率,达到提高慢性肾病患者长期存活率的目的。从对慢性肾病的防治临床实践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显著。在以上防治慢性肾病的基础上,应用西医对并发症、肾病症状对症处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药进行对慢性肾病患者病损肾脏的功能修复,如此,方能达到慢性肾病真正的有效治疗,才能有望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程。 各种慢性肾病的预后 慢性肾炎的预后怎样? 慢性肾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症情发展轻重悬殊,快慢不等,具有进行性倾向。慢性肾炎患者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有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期,极少数病人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急性发作,2~3年内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一般认为慢性肾炎的持续性高血压及持续性肾功能减退者预后较差。总之,慢性肾炎是具有进行性倾向的肾小球疾病,预后是比较差的。因此,对慢性肾炎必须早期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 肾活检的病理学分型对预后的判断比较可靠,一般认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和单纯的系膜增殖性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进展较慢,其预后较膜增殖性肾炎好,后者大部分病例在数年内出现肾功能不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亦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肾小球病变外,肾小管、肾内血管及肾间质病变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肾小管萎缩、肾内小血管硬化、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则预后较差。 临床观察:①发病前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者较无链球菌感染史者预后好。②患者仅有蛋白尿或伴血尿,或者仅有血尿,而无其它临床症状者,预后较好。③慢性肾炎高血压型预后相对较差。若使用降压药,血压能降至正常或正常略高者,预后相对好些。血压超过22.7/14.7千帕(170/110毫米汞柱),使用一般降压药无效者,预后较差。④出现持续性血尿者,肾功能恶化较快。⑤肾功能减退,出现氮质血症者预后差。 间质性肾炎的预后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病预后随病因及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异。病因能被彻底清除时,慢性间质性肾炎可以治愈。若已至发展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则多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因病因、病理类型的不同,以及是否得到合理治疗等因素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估计肾综的预后时,下列因素可作为参考: (1)年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病占80%,2—6岁年龄组中微小病变肾病达85%,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大于30岁成人中只占20%。因该型肾病综合征预后良好,因而有54%的儿童肾病综合征可完全缓解,成人仅21%可完全缓解。但在小儿,发病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英国有个统计数字表明,儿童肾病综合征约15%成年后继续有症状。 (2)血尿:血尿不明显的属肾病综合征1型,病理上多为微小病变病或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预后较好。明显血尿的属肾病综合征Ⅱ型,预后不佳。 (3)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表明病变轻,预后较好,非选择性蛋白尿预后差。如果早期有严重蛋白尿者,肾功能衰竭出现较早,预后差。 (4)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常见于肾病综合征Ⅱ型,对激素治疗不敏感,预后不良。 (5)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升高多见于微小病变病,其他疾病升高的幅度较低,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清胆固醇正常,故可认为血清胆固醇升高者,预后较好。但儿童血清胆固醇高于20.8mmol/L者,病死率高。 (6)开始治疗的时间:早确诊,早治疗,预后相对较好。成人肾病综合征起病后6个月以上才开始用皮质激素治疗者预后差。有人报告68例肾病综合征,病程在6个月以上才开始激素治疗者无1例缓解,而病程少于6个月就开始激素治疗的,有15%病例完全或部分缓解。 (7)浮肿出现的时间:有统计表明,成人肾病综合征在首次出现浮肿后的第3—4年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人数最多。 (8)对激素的反应:肾病综合征病人如果一开始就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良者,预示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IGA肾病预后 阅读更多…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简介

简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异常增生的原始细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时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组织,如脑膜、淋巴结、性腺、肝等。我国曾进行过白血病发病情况调查,ALL发病率约为0.67/10万。在油田、污染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发病率。ALL儿童期(0~9岁)为发病高峰,可占儿童白血病的70%以上。ALL在成人中占成人白血病的20%左右。目前依据ALL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已取得较好疗效,大约80%的儿童和30%的成人能够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并且有治愈的可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白血病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起源于不同造血祖细胞或干细胞的恶性变,特定的ALL亚型可能具有特定阶段的标志,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 1.遗传及家族因素:许多事实证明遗传因素是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5%ALL病例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具有遗传倾向综合征的病人白血病发病率增高,Down综合征儿童发生白血病的危险高于正常人群10~30倍,并且更容易有B细胞前体ALL,范可尼(Fanconi)贫血的病人白血病发生率也增高。 同一家庭中发生2个或3个白血病的病例比较少见,提示遗传因素在ALL发病中可能只起很小的作用,但当一个孪生兄弟发生白血病时,另一个1年内有20%几率罹患白血病,如果白血病是在1岁之内发生,另一个几乎无法避免也会发生白血病,比较典型的是在几个月内发生,非同卵双胎之一如发生白血病其同胞发生白血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染色体异常合并白血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原因可能为受累基因所编码蛋白影响了基因的稳定性和DNA修复,或是有缺陷的染色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加,因而引起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环境因素: 电离辐射可以诱发动物实验性白血病,孕期暴露于诊断性X线,发生ALL的危险性稍有增高,并与暴露次数有关,遭受核辐射后人群ALL发病明显增多,电离辐射作为人类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已被肯定,但机制未明,孕前和孕期接触杀虫剂,主动及被动吸烟可能与儿童ALL发病有关,儿童ALL发病率在工业化国家较高,女性饮用被三氯乙烯污染的水质以及年龄大于60岁吸烟者ALL的发生率增高,提示环境因素在白血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化学物质诱发动物实验性白血病已经被确认,其中苯及苯同类物,烷化剂被认为与人类白血病关系密切,和白血病有关的生物因素中,病毒占最重要的地位,病毒作为动物白血病的病因之一已经肯定,20世纪80年代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细胞系发现C型反转录病毒,即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I),这是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白血病及淋巴瘤有关的反转录病毒,但白血病病毒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尚未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上述因素不能充分解释所有病例的发病原因,尽管有许多线索,但多数病例的发病因素仍然不清楚,一般认为,白血病的发生反映了多种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获得性基因改变:所有ALL病例的白血病细胞都有获得性基因改变,至少2/3是非随机的,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后者包括易位(是最常见的异常),倒位,缺失,点突变及重复,这些重排影响基因的表达,干扰正常细胞的分化,增生及存活。 (二)发病机制 白血病发生通常有两种机制,一种依赖于原癌基因或者具有原癌基因特性的混合基因的激活,由此产生的蛋白产物影响细胞功能,另一个机制是一种或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如p53和INK4a,编码p16和p19ARF,p5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使DNA受损后无法修复的细胞走向凋亡,MDM-2原癌基因是p63基因的拮抗剂,其过度表达能够阻止野生型p53的功能,在白血病中已发现有这两种基因的异常,p16和p19ARF负性调节细胞周期,减少进入S期细胞的比例,因此,不能阻止白血病细胞增殖或是能阻止其程序化死亡,则失去肿瘤抑制功能,p15和p16同源性缺失在20%~30%的B细胞前体ALL以及60%~80%的 T-ALL中能被测到,研究证实,p15/p16缺失在ALL复发时经常可以见到,提示这种缺失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疾病发展中作用。 ALL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白血病细胞的增生与浸润,此为白血病的特异性病理变化,除造血系统外,其他组织如肝脏,脑,睾丸,肾脏等组织亦出现明显浸润和破坏。 1.骨髓,淋巴结,肝,脾 是最主要的累及器官。 骨髓大多呈明显增生,白血病细胞呈弥漫性片状增生及浸润,伴不同程度的分化成熟停滞,全身骨髓均有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椎骨,胸骨,盆骨及肋骨的浸润最为明显,少数患者骨髓增生低下,可伴程度不一的纤维化。 淋巴结肿大较为多见(约70%),一般为全身性或多发性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被累及的早期,淋巴结结构尚可辨认,白血病细胞往往仅累及淋巴结的某一区域,出现片状均一性幼稚细胞增生浸润,淋巴索增宽,窦变窄,初级滤泡或次级滤泡受挤压而萎缩,晚期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 脾脏均有不同程度肿大,镜下白髓有白血病细胞弥散浸润,可波及红髓及血窦,肝内白血病细胞主要浸润门脉区及门脉区周围,造成肝大。 扁桃体,胸腺也常被侵及,ALL胸腺受累占78.5%,其中以T-ALL最常见,被浸润的胸腺增大,临床表现为纵隔肿块,尤其儿童T-ALL时肿大较为显著。 2.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白血病浸润的常见部位,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其他类型白血病多见,病理改变主要为脑膜及脑实质白血病细胞的局限性或广泛性浸润,可伴有出血,血肿,脊髓膜炎及硬膜外肿物形成的横段性脊髓炎,蛛网膜下隙受侵常见,脑实质的累及部位依次为大脑半球,基底节,脑干及小脑,病变部位白血病细胞呈弥散性或结节状浸润,浸润周围白质组织明显水肿和坏死,大约20%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有脑神经麻痹,以面神经(Ⅶ)麻痹最多见,其次为外展(Ⅵ),动眼(Ⅲ),滑车(IV)神经,而脊髓及周围神经受累罕见。 3.泌尿生殖系统 :ALL侵犯睾丸较为常见,特别是儿童ALL,睾丸间质中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压迫精曲小管引起萎缩,临床表现为睾丸单侧或双侧无痛性肿大,坠胀感,白血病细胞浸润阴茎海绵体或因白血病细胞在静脉窦内淤积,栓塞,血流受阻或血栓形成时可引起阴茎持续异常勃起,ALL累及肾脏者,肾包膜下可见灰白色斑点或结节以及出血点,肾盂出血点也较常见,皮,髓质散在灰白色小结节,镜下见皮,髓质散在或灶性白血病细胞浸润,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受压萎缩或变性坏死。 4.其他:肺脏为白血病常累及的脏器之一,浸润病变大多弥散,少数形成粟粒状,甚至结节状病灶,可侵及肺泡,肺小血管及间质,白血病浸润最常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可引起压迫,也可累及胸膜,呈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浸润,出现胸腔积液;口咽部也是ALL易侵犯的部位之一,并常合并感染;白血病累及心脏以心肌浸润为主,心肌,肌束间弥漫性及灶性浸润,导致传导障碍,心力衰竭,心外膜及内膜均可累及,出现心包积液,浸润胃肠道可形成结节,溃疡,坏死及出血,以黏膜及黏膜下层为主,有时可发生黏膜剥脱和假膜形成,病变肠段可因坏死而穿孔,从贲门至直肠均可累及,侵及食管者较少,皮肤受侵典型的改变为位于血管周围,毛囊和皮脂腺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形成单个或多个结节,呈局灶性分布。 白血病由一个造血祖细胞或干细胞恶变而来的理由为: ①几乎所有ALL的白血病细胞均有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的克隆表达。 ②同一病人的所有白血病细胞具有同样的细胞遗传学异常,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同工酶型及免疫表型。 ③多数获完全缓解(CR)的病人复发时,其白血病细胞基因型及表型再现诊断时的克隆。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和正常造血细胞抑制的确切机制尚未确定,但生长因子,正常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因子受体,以及生长因子受体的反应性对二类细胞的增殖和抑制有重要作用,生长因子受体或从细胞膜传至细胞核的生长因子转录信号,均有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癌基因所编码,有人观察到白血病细胞可产生集落刺激因子(CSF),此可能和白血病细胞无限增殖有关,几种正常的CSF在体外对白血病克隆细胞均有刺激作用,周围血红细胞,血小板减少,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占绝对优势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血液学特征,推测由于正常造血干细胞被白血病细胞排挤所致,但部分病人骨髓增生低下,难以用白血病细胞排挤解释,认为是白血病细胞通过细胞介导或体液机制抑制正常造血细胞,后证实白血病细胞浸出物或培养基中有一种抑制性活性物质,特异性地抑制处于DNA合成期的正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C),多种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大量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其可能作为封闭因子阻断IL-2与正常活化的淋巴细胞结合,影响正常淋巴细胞的活性及淋巴因子的释放,从而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临床表现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浸润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之表现(如贫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全身浸润引起脏器的异常表现(如淋巴结、肝脾肿大等)两大方面。 一、起病: 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起病较缓,以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 二、症状: (一)贫血:发病的均有贫血,但轻重不等。 (二)出血: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之出血,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为常见。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如便血、尿血、咳血及颅内出血。 (三)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阅读更多…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简介

简介 X-连锁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顽固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组织和体液中极长链饱和脂肪酸(VLCFA)的积累有关。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日本的ALD诊断中心,使用VLCFA测量和突变分析。ABCD 1共鉴定了69个日本ALD家系中的60种突变,其中错义突变38种,无义突变6种,框架移位突变8种,氨基酸缺失3种,外显子突变2种,大缺失3种。通过参考目前世界范围内的ALD突变数据库,在日本患者中发现了24种突变(40%)。在这69个家系中,81例男性患者的这些突变与表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约12%的ALD患者德雷沃对男性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突变分析,为遗传咨询提供有用的数据。脑型ALD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我们对先证者进行了广泛的家系筛查,并通过基因咨询,对ALD进行了鼓室前诊断,并为这些患者建立了长期的随访系统,以防止脑受累的进展和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进一步阐明ALD的病理,特别是脑受累的机制,是值得期待的。 导言 X-连锁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最常见的过氧化物酶体疾病,它涉及饱和长链脂肪酸(β)氧化受损,导致组织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积累。ALD的致病基因,ABCD 1已定位于Xq 28,该基因产物ALDP是一个与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同源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可在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充当VLCF-CoA的转运体。临床表现类型有儿童脑型(CCALD)、青少年脑型、成人脑型、肾上腺髓鞘神经病(AMN)、奥利沃-P-小脑型和艾迪生氏病。1CCALD是最常见的表型,其特征是3岁至10岁之间智力、心理、视觉和步态障碍的进展。CCALD的预后一般很差,患者被认为在几年内死亡,但良好的综合护理改善了这些日子的预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唯一可以阻止脑型ALD脑受累的治疗方法,但HSCT仅对脑症状早期患者有效。2因此,我们建立了ALD患者的快速诊断系统,结合血清中VLCFA的检测和突变分析,建立了ALD患者的快速诊断系统。ABCD 1基因。尽管如此,即使是现在,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CCALD患者在日本接受了HSCT(数据未显示),因此,鼓室前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克服这种棘手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ALD患者的诊断系统及突变范围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临床及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疑似ALD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VLCFA进行了分析。3这些病人被诊断为VLCFA的增加,然后我们进行分子分析。ABCD 1基因。男性ALD患者C24:0/C22:0、C25:0/C22:0和C26:0/C22:0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部分女性携带者的C24:0/C22:0、C25:0/C22:0和C26:0/C22:0的比值与对照值重叠(图1)。莫泽等人4也有报道说,85%的专性杂合子有异常高的VLCFA水平,但正常结果并不排除携带状态。因此,男性ALD患者只能通过VLCFA的增加才能诊断,但女性携带者应对其进行分子分析。ABCD 1为了得到准确的诊断。 此外,我们的数据显示,在33个家庭中,对男性先证者及其母亲的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其中4位母亲在先证者中没有发现突变,这意味着大约12%的ALD患者可能存在突变。德雷沃突变。在ALD数据库中,约93%的索引病例是遗传自双亲之一的突变。这两项数据都表明,相当多的男性先证者可能不会从其母亲那里继承导致疾病的突变,而且准确的携带者检测不仅对于进一步的家庭分析是必要的,而且对于遗传咨询也是必要的。 我们分析了69个家庭142例患者的表型,其中儿童脑型52例,青少年脑型5例,成人脑型2例,成人脑型7例,已发展为青少年或成人脑型的3例(amn>Adoc或amn>ac),小脑型1例,前鼓膜型11例,女性携带型60例。图2)。在日本ALD患者中,这些突变与表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在以前的报道中是没有的。1即使在同一家族中也有相同的突变ABCD 1,表现型存在变异。目前,我们无法通过分析家系、基因型、VLCFA值,甚至是其表达情况来预测鼓室前型ALD患者的进一步临床病程。ABCD 1基因和ALDP蛋白。 HSCT与ALD的鼓室前诊断 HSCT是迄今为止唯一能阻止脑型ALD脑受累的治疗方法,但仅对脑症状早期患者有效。2虽然我们已经在日本建立了ALD的快速诊断系统,但只有三分之一的CCALD患者在发病后能够接受HSCT(数据未显示),原因如下。首先,对于相当多的CCALD患者,由于他们最初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听力障碍、外斜视和视力丧失,所以在发病与脑MRI/VLCFA检测之间有一段间隔。此外,HSCT的准备工作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包括寻找匹配的供体,而晚期脑型患者的HSCT手术可以加速神经功能的下降。因此,对先证者进行家族性筛查,对早期干预和预防晚期脑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至少70%的CCALD和AMN患者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临床和生化证据(http://www.x-ald.nl)因此,鼓室前诊断对于准备肾上腺激素治疗也是有用的,这是挽救所有肾上腺功能不全的ALD患者生命所必需的。 通过基因咨询检测载体,这可以通过注意血浆中VLCFA的增加和突变分析来实现。ABCD 1基因是鉴别鼓室前患者及其他女性携带者的重要基因。VLCFA水平升高证实了对携带者的诊断,但健康对照组与至少10%的携带者之间可能存在C24:0/C22:0、C25:0/C22:0和C26:0/C22:0之间的重叠。此外,我们的数据和其他数据表明,大约10%的先证者是由ABCD 1基因,这意味着这些病人的母亲不应该是携带者。基于这些原因,对ABCD 1基因不仅是载体检测所必需的,而且也是证实自发突变的必要条件。总之,32%-48%的20岁以上的女性携带者有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和腿部神经的异常所致,类似于AMN。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症状的携带者的频率增加了。http://www.x-ald.nl)。适当的药物往往是建议这些携带者减少腿部痉挛和疼痛的下背部和臀部。新生儿筛查可能是一种广泛发现鼓室前男性患者和女性携带者的潜在方法。哈伯德等人6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1-hexacosanoyl-2-lyso-sn-3-glycerophosphorylcholine(26:0-lyso-PC)的检测进行了质量筛选的初步研究。 鼓室前ALD患者的早期干预及长期随访系统 鼓室前男性患者在3~50岁之间可发展为多种表型,其表型可能与先证者不同。因此,通过遗传咨询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3岁以下男性鼓室前ALD患者进行HSCT诊断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有关微妙神经心理体征、脑MRI及电生理检查,对此类男童有利。当发现任何异常时,应尽快进行HSCT检查。洛伦佐氏油是这些鼓室前患者的选择之一,因为莫泽等人报道说,洛伦佐油疗法治疗无症状的ALD男孩,在大脑MRI正常的情况下,降低了MRI异常的风险,7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有效性还没有报告。此外,据报道,大约80%无症状的ALD男孩肾上腺功能受损,8因此,所有男性患者应监测肾上腺功能不全。在病态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中,肾上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 最近,用慢病毒载体进行HSC基因治疗在早期成功地阻止了两位患者CCALD的进展,11然而,这种疗法的疗效机制仍然不清楚,这可能是因为替换了ABCD 1基因、正常干细胞或其他因素。应加快对患者及其家属的VLCFA调控或预防脑损害的进一步研究,并确定脑损害发生的预测因素,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简介

简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是一类肺动脉梗阻性疾病。其原因主要为血栓栓塞导致肺动脉堵塞,肺血管重塑,进而产生肺动脉高压。2013年国际肺高压研讨会还将肺动脉肉瘤栓塞,肿瘤细胞栓塞,肺囊虫病,异物栓塞和先天性获得性肺动脉狭窄等导致的肺动脉堵塞或狭窄归到此类肺高压。 流行病学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不详。在美国每年预计有50至60万人发生急性肺栓塞,而其中存活下来的患者中有接近0.1%至0.5%的人会进展为CTEPH。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研究:既往有急性肺栓塞病史的患者中3.8%的人会发生CTEPH。2013年美国Kim总结了9个临床研究,急性肺栓塞后发生CTEPH的发病率从0.4%到9.1%。 病理生理及临床预后 引起CTEPH的发病机制仍然未知。既往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急性和慢性肺栓塞的重要原因。然而,近一半的CTEPH患者既往并没有急性栓塞发生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隐匿型,40%的患者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或深静脉病变。其他原因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VIII因子过度表达和蛋白C及蛋白S突变。其他少见性原因还包括慢性炎症性疾病,骨髓增生综合征和脾切除术后。近年来发现医源性(如永久起搏器植入)也是CTEPH的病因之一。 血栓堵塞超过40%的肺动脉血管床时,就会引起肺动脉高压,慢性或反复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有些学者提出肺动脉高压是因肺血管重建(小血管病变)引起,肺血管重建继发于原始的栓塞事件。CTEPH若不经治疗最终因呼吸衰竭、右心衰竭而死亡,死亡率极高。 CTEPH的治疗现状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包括药物治疗,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介入肺动脉球囊扩张术和肺移植治疗。抗凝药物治疗是CTEPH的基础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口服抗凝药物。目前仅有利奥西胍这一种靶向药物对降低CTEPH患者的肺动脉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且不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1956年美国的Hollister首先报道了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用于治疗CTEPH。PEA手术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4年,圣地亚哥医学中心仅完成了84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到2001年,全世界共完成了1000例PEA手术,目前美国每年的PEA手术数量仅有300例左右。南加州圣地亚哥医学中心是世界最大CTEPH的手术治疗中心,已经完成3000余例的PEA手术,建立成熟的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方案,术后30天死亡率已经控制在2.2%以内,近5年手术死亡率已经下降到1%。欧洲和加拿大的17个中心平均PEA手术死亡率也下降到4.7%(还包括部分年手术量小于10例的中心)。亚洲的PEA手术水平近年来也有长足的进步:韩国Soo Han Kim报道PEA手术死亡率10.8%;日本的Ishida报道PEA手术死亡率由最初14%(90年代)降到7.5%;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PEA手术死亡率由早年的11%,下降到近5年手术死亡率2%以下。 PEA手术前评估 PEA手术是被认为可以治愈CTEPH的唯一方案。所有诊断CTEPH的患者都需要进行PEA手术的评估。CTEPH患者的治疗决策,应该由包括内科医师、放射科医师和专业的外科医师在内的CTEPH治疗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制定。国际肺高压协会强调:对于即使被认定不可手术的CTEPH患者,还需要到第二家有PEA手术经验的中心进行可否手术的二次评估。 PEA手术的指征,首先是正规抗凝大于3个月;其次是患者NYHA分级II级以上,肺血管阻力>300dyne·s/cm5;第三,肺血管影像学检查有慢性血栓的表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损害程度与其解剖学表现符合,且预期外科手术可以剥离;还需排除影响手术的严重合并症。还有一部分患者在静息状态表现为正常肺血管阻力,他们也许不能诊断CTEPH,而称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血管病,尤其是单侧栓塞的患者,但他们确实能从PEA手术获益。 通气/灌注扫描不仅用于诊断,而且通过区分大血管和小血管病变来评估手术可行性,前者表现为多发段水平灌注缺损,后者表现为不一致的斑点样改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大于96%和90%。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对CTEPH诊断和评估手术可行性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CT表现没有近端血栓并不能排除外科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另一方面即使存在中心性血栓也不能完全确定CTEPH的诊断。右心导管肺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确认慢性血栓性肺疾病,评价手术可行性的金标准,对于有经验的治疗中心,CTPA可以作为替代选择。 PEA手术的禁忌症包括有严重的影响手术或限制术后生存的合并症,以及肺动脉压力与栓塞病变不匹配。另外远端病变、高肺血管阻力、高龄也是需要考虑权衡的因素。CTEPH的分型是进行PEA手术必须考虑的因素,I型和II型病例术后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明显优于III型和IV型,文献报道:I型、II型围术期生存率98.1%明显高于III型、IV型86.7%,87.9%的I/II型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而7例IV型患者仅有1例心功能改善。术前肺血管阻力(PVR)高低明显与术后死亡率相关,Madani报道术前PVR>1000dyne·s/cm5的围术期死亡率比其他病例增加两倍以上。评价手术可行性的因素还与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诊疗中心在诊断、决策和术后管理的水平相。圣地亚哥在2003年报告的500例手术患者中III型和IV仅占13.6%,而在2012年报告的结果显示这两型病例达到了47%,而围术期死亡率明显下降。 CTEPH病理分型 圣地亚哥医学中心根据手术中探查和剥离的血栓内膜标本将CTEPH分为4型,I型是在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内存在血块,占12%;II型在大肺动脉内没有血栓,但可见叶动脉水平血管增厚的内膜,表面附着网格样纤维,占38%;III型为远端段及亚段水平,占39.4%;IV型为远端小血管病变,占7.6%。对于I型II型病变术中比较容易接近,易于处理,而且剥离后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下降明显,是PEA的良好指征;但对于III型和IV型病变,病变位置远端小血管,术中不容易处理,术后肺动脉血压及肺血管阻力下降不理想,要到有经验的中心进行手术。 PEA手术方案 动脉内膜切除术最早于上世纪 60 年代开展,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得到完善。目前以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中心的方案为主流手术方案。正中胸骨切开术,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双侧剥离到亚段水平是手术的关键。深低温、间断停循环可以避免体循环至肺循环的侧支分流,保持一个无血的视野,更完整的将肺血管树样血栓及内膜剥离到亚段水平。同时应用深低温(19℃)防止脑损害。一些医学中心已经通过使用顺行脑灌注成功的开展不需要完全循环停止的PEA。最近的一个随机研究显示,接受顺行脑灌注和接受传统方法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部分患者因术中回血过多影响远端分支剥离而停止顺行脑灌注转为完全停循环手术。 在剥脱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解剖层次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层次决定了所有肺叶,肺段或亚段肺动脉层次。对于I型II型病变术推荐采用从主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近端内膜开始“内翻式”剥离;对于III型和IV型病变可以采用肺动脉段开口或亚段水平栓塞的直接剥离,而这种直接从段开口以下剥离的方式需要借助尖端纤细的镊子和剥离吸引器完成,同时这样的手术技术需要在熟练掌握常规“内翻式”剥离技术后再开始练习。在剥离过程中需要避免肺动脉中层的损伤。对于肺动脉血栓合并肺动脉壁钙化的病例,应避免钙化斑块剥离后肺动脉壁穿透性损伤。 双侧内膜剥脱完成后恢复循环并开始复温,这期间可同期行其他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瓣膜修复置换、房间隔缺损的闭合等。继发于CTEPH的三尖瓣返流为功能性返流,多不必修复,随着术后右心室功能的恢复及右心室重构,返流会减轻。残余肺动脉压力较高的患者三尖瓣返流改善较差,这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房颤的发生率,Ogino等推荐可能残存肺高压的患者进行三尖瓣成形术。多数中心主张对卵圆孔未闭进行闭合,当考虑术后残余压力高时建议保持卵圆孔开放。 PEA手术过程中麻醉和体外医生的配合尤其重要。手术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情况下进行,全身均匀降温、复温,脑保护脊髓保护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容量控制减低心排量进而减少肺灌注性损伤,缩血管药物控制体肺侧枝。圣地亚哥医学中心推荐使用一氧化氮控制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 对于CTEPH患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圣地亚哥医学中心常规在术前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来防止围术期栓塞复发。一项针对外科医生的调查发现,使用滤器的比例为50:50,多数中心选择在有近端深静脉血栓的肺栓塞高危患者放置滤器,但对于腓肠肌间静脉血栓导致的III型和IV型病变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仍有争议,目前没有RCT实验支持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其使用的证据水平较低。 手术并发症 PEA手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有与其他心外科手术类似的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出血、肺不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膈肌功能障碍等,然而再灌注肺水肿和残余肺动脉高压是PEA手术独有的增加术后死亡率的严重并发症。 再灌注肺水肿主要发生于内膜剥脱后再灌注的肺部区域,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为肺泡出血和严重低氧血症,明显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发生率大约是10%-40%。再灌注肺水肿在术后短时发生占60%,在术后48小时内发生占30%,48小时以后发生仅占10%。严重的术前肺动脉高压及术后残余肺动脉压力均增加再灌注肺水肿的风险。回顾性研究报道术前对支气管肺侧枝动脉行介入栓塞能降低再灌注肺水肿的发生率,但这项干预措施仅为单中心回顾报道,没有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以及多中心的研究数据。另外试验表明尽量减少强心药使用和低潮气量通气可以降低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再灌注肺水肿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使用足够的机械通气并给予高PEEP,限水利尿以减少肺水,避免高的心输出量,降低氧耗。对于有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侧卧位给氧明显好于仰卧位。吸入NO以及ECMO支持对于严重再灌注肺水肿病例是十分必要的。 残余肺动脉高压在PEA术后的发生率大概是5-35%,是围术期死亡的常见原因,术后严重残余肺动脉压力是术后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远端慢性血栓栓塞病变或者合并了小血管病变的结果,这些病变不能用PEA手术治愈。近期英国的一项研究在术后3-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51%的患者mPAP≥25mmHg,mPAP≥30mmHg的患者应该启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并长期密切随访,mPAP≥38mmHg和PVR≥425 dyne·s/cm5的患者远期生存率较差。另外有报道PEA术后3个月31%的患者有残余肺动脉高压,但如果不考虑患者的症状及活动耐力情况,其5年生存率与没有参与肺动脉高压患者相似。PEA术后严重的RPH以及合并右心衰竭时治疗困难,通常使用强心药物支持,利尿改善右心室前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血管舒张药物通常不奏效,而且有导致体循环低血压的风险。术后即刻开始吸入NO或者伊洛前列素可以降低肺血管阻力且不影响外周血压。 再灌注肺水肿和残余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时传统的治疗无效,此时需用体外膜肺氧和(ECMO)等循环支持措施。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推荐使用静脉-动脉ECMO,这更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可以使用心脏插管的经中心方式,也可使用股动静脉插管的外周方式。血液通过管道转离心和肺,从而使肺动脉压下降、右心室负荷降低,同时提供心输出量和气体交换。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肺再灌注损伤,静脉-静脉ECMO支持比较合适。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重要原则是患者能在预期的支持时间内恢复。UCSD均采取静脉-静脉ECMO,住院生存率为30%;Berman报道因血流动力学差、右心功能不全而行静脉-动脉ECMO,平均支持时间5天,院内生存率57%。目前ECMO已经推荐为PEA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标准治疗措施。 术后抗凝治疗易尽早应用,推荐在手术当日夜,但应该排除出血并发症。为避免血栓复发,所有患者都要终身抗凝治疗。 手术结果 PEA手术结果:顶级肺栓塞外科手术中心已经将手术死亡率控制到1-4%。术后肺血管阻力大于500达因/s*cm5患者的死亡率(5.7%)明显高于术后肺血管阻力小于500达因/s*cm5患者的死亡率(1.2%)。圣地亚哥医学中心报道, PEA术后mPAP 阅读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简介

概述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病因 1.吸烟 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2.职业和环境接触 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 3.电离辐射 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患肺癌者显著增加。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 5.遗传等因素 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 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气污染 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1)胸部胀痛  肺癌早期胸痛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隐痛、闷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2)痰血  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患者因痰血而就诊。 (3)低热  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4)咳嗽  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晚期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有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局部症状。 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 4.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5.ECT检查 ECT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可达20%~30%,因此ECT骨显像阳性者需要作阳性区域骨的MRI扫描。 6.纵隔镜检查 阅读更多…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简介

概述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一膀胱功能障碍。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病因 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4种因素可能有关: 1.逼尿肌不稳定 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 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4.其他原因 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尿急、日间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 1.尿急 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2.急迫性尿失禁 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 3.尿频 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次数过于频繁。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日间不少于8次,夜间不少于2次,每次尿量低于200ml时考虑为尿频。 4.夜尿 指患者每夜2次以上的、因尿意而排尿的主诉。 检查 1.筛选性检查指 一般患者均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包括: (1)病史  OAB是一种症状学诊断,因此对病史的询问非常重要,应涵盖到发病的典型症状,相关症状及相关病史,同时应进行排尿日记评估。 (2)体格检查  包括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检查,以了解有无引起OAB的原发性因素,如对于有OAB症状的老年男性,应行直肠指诊,了解有无前列腺相关疾病等。 (3)实验室检查  0AB诊断首先应排除感染性因素,所以尿常规检查必不可少。 (4)泌尿外科特殊检查如尿流率、剩余尿的测定及经直肠前列腺彩超等,了解下尿路功能状态。 2.选择性检查 指对怀疑同时合并有泌尿或生殖系统某种病变的患者应进行选择性检查,包括泌尿或生殖系统病原学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等,必要时根据情况可行KUB、IVU或者MRI检查。 诊断 膀肤过度活动症(OAB)的诊断是以临床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的。由于OAB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膀胧感觉神经、排尿中枢、运动神经、逼尿肌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其他形式的储尿和排尿障碍也可引起逼尿肌的非抑制性收缩。因此,对OAB做出正确的诊断需依赖筛选性检查和选择性检查。 治疗 1.行为治疗 (1)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治疗OAB的疗效是肯定的。通过膀胱训练,抑制膀胱收缩,增加膀胱容量。训练要点是白天多饮水,尽量忍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入夜后不再饮水,勿饮刺激性、兴奋性饮料,夜间可适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安静入睡。治疗期间记录排尿日记,增强治愈信心。 阅读更多…

丙型肝炎简介

疾病名称: 丙型肝炎 简介: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HC简称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也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多见于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HCV是经血源性传播的一类肝炎病毒。1989年美国的Chiron公司应用分子克隆技术率先将(HCV) cDNA克隆成功。HCV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病毒。HCV属披膜病毒科,其生物性状,基因结构与黄病毒、瘟病毒近似。目前已确认HCV为含有脂质外壳的球形颗粒,直径30~60nm。HCV基因组是一长的正链、单股RNA,长约9.5Kb。HCV基因组有一大的编码3010或3011个氨基酸的多元蛋白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的多元蛋白体与黄病毒有明显的共同结构:含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1-NS5)。 HCV是RNA病毒,较易变异,不同地区的分离株只有68.1%~91.8%的核苷酸相同,根据HCV的基因序列差异可分成不同的基因型。目前HCV基因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统一方法。Okamoto将HCV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基因型,按其分型,大部分北美、欧洲HCV株属Ⅰ型。日本主要为Ⅱ型,亦有Ⅲ型及Ⅳ型。我国据王宇报道,北方城市以Ⅱ、Ⅲ型为主,南方城市则90%以上为Ⅱ型。 (二)发病机制 1.HCV感染的直接致病作用 许多研究显示HC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与其病毒血症有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与肝细胞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比其与血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更强。使用干扰素治疗后,随血清中HCV RNA含量的减少,其血清中ALT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结果提示HCV可能存在直接致病作用。然而,免疫组化研究未能充分证明肝组织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病炎症活动有关。Groff等研究发现,肝细胞HCV抗原的存在并不表示肝细胞内一定存在。HCV颗粒,肝病炎症活动不一定与肝细胞HCV抗原表达有关,而肝组织炎症与肝细胞内HCV病毒颗粒的存在相关,也说明HCV具有直接细胞致病作用。HCV的直接致病作用推测可能与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内蛋白合成造成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有关,HCV无症状携带状态的存在,似乎暗示HCV无直接致病作用。但最近报告绝大多数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CV携带者”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和炎症,其肝组织炎症损伤程度与HCV复制水平有关,说明无症状携带状态较少见,并进一步支持HCV具有直接致病作用。 2.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损伤可能是HCV致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 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汇管区淋巴细胞集聚,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对比研究认为较乙型肝炎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无疑与免疫反应有关。一些学者证明慢性丙型肝炎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CD8+胞,其中许多有活动性表位(epitope),显示为激活状态。电镜下观察到淋巴细胞与肝细胞密切接触,提示它对肝细胞的毒性损伤。Mondelli等体外试验证实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自体肝细胞的毒性增高。在慢性丙型肝炎,细胞毒作用主要由T细胞所致。相反,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免疫效应细胞仅限于非T淋巴细胞。慢性HBV感染中,非T和T淋巴细胞都参与肝细胞损伤作用。HCV特异抗原能激活CD8+和CD56+细胞,提示CD56+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内T细胞能识别HCV的C蛋白、E1和E2/NS1蛋白的多个抗原决定簇,这种识别受HLA-I类限制,也说明Tc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慢性HCV感染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内受HLA-Ⅱ类分子限制的CD4+细胞(TH-1细胞)能攻击HCV特异的免疫抗原决定簇,CD4+细胞对HCV核心抗原的反应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TH-1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中起关键作用。HCV特异的TH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能增强Tc细胞对HCV抗原的特异反应,提示TH细胞能协助和增强Tc细胞攻击破坏HCV感染的肝细胞。 HCV RNA的E1、E2/NS为高变区,在体内很容易发生变异,并可导致HCV感染者肝细胞膜的靶抗原(E1、E2/NS蛋白)决定簇的改变,Tc细胞就会再次识别新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并攻击破坏肝细胞,这就是HCV RNA变异率越高,其肝组织炎症越严重的原因。也说明免疫介导机制在慢性HCV感染者肝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3.自身免疫HCV感染者常伴有以下特征 ①非特异性免疫障碍,例如混合性冷凝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和甲状腺炎等 ②血清中可检出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 ③部分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抗C-LKM-1抗体)阳性]可出现抗-HCV阳性 ④可出现抗-GOR;⑤肝脏组织学改变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似,故人们推测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自身免疫因素参与。但抗-HCV、抗-LKM-1和抗-GOR三者的关系,及其致病意义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细胞凋亡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膜表面的Fas抗原所介导、Hiramats等证实Fas抗原在正常肝脏组织内无表达而在HCV感染时,Fas抗原多见于伴活动性病变的肝组织,特别是门汇区周围。HCV感染者Fas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坏死及炎症程度、肝细胞HCV核心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是HCV感染肝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与其他类型肝炎相比,丙型肝炎具有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汇管区淋巴细胞团状集聚和Poulsen-Christoffersen型胆管炎(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是其重要特征,具诊断价值。 ②早期病例可见血窦炎性细胞浸润,但不波及窦周围的肝细胞是其区别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所在。 ③肝细胞坏死较轻,范围比较局限,而且出现较晚。 ④窦周及肝细胞间隙纤维化较乙型肝炎更为明显,并且出现较早,这可能是更易发展为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⑤肝细胞脂肪变性多见,脂肪空泡可为大泡性或小泡性。⑥肝细胞嗜酸性变呈片状,出现于非炎性反应区。 症状: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阅读更多…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

疾病名称:

丙型肝炎

简介: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HC简称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也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多见于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HCV是经血源性传播的一类肝炎病毒。1989年美国的Chiron公司应用分子克隆技术率先将(HCV) cDNA克隆成功。HCV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病毒。HCV属披膜病毒科,其生物性状,基因结构与黄病毒、瘟病毒近似。目前已确认HCV为含有脂质外壳的球形颗粒,直径30~60nm。HCV基因组是一长的正链、单股RNA,长约9.5Kb。HCV基因组有一大的编码3010或3011个氨基酸的多元蛋白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的多元蛋白体与黄病毒有明显的共同结构:含结构蛋白(包括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1-NS5)。

HCV是RNA病毒,较易变异,不同地区的分离株只有68.1%~91.8%的核苷酸相同,根据HCV的基因序列差异可分成不同的基因型。目前HCV基因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统一方法。Okamoto将HCV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基因型,按其分型,大部分北美、欧洲HCV株属Ⅰ型。日本主要为Ⅱ型,亦有Ⅲ型及Ⅳ型。我国据王宇报道,北方城市以Ⅱ、Ⅲ型为主,南方城市则90%以上为Ⅱ型。

(二)发病机制

1.HCV感染的直接致病作用 许多研究显示HC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与其病毒血症有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与肝细胞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比其与血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更强。使用干扰素治疗后,随血清中HCV RNA含量的减少,其血清中ALT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结果提示HCV可能存在直接致病作用。然而,免疫组化研究未能充分证明肝组织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病炎症活动有关。Groff等研究发现,肝细胞HCV抗原的存在并不表示肝细胞内一定存在。HCV颗粒,肝病炎症活动不一定与肝细胞HCV抗原表达有关,而肝组织炎症与肝细胞内HCV病毒颗粒的存在相关,也说明HCV具有直接细胞致病作用。HCV的直接致病作用推测可能与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内蛋白合成造成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有关,HCV无症状携带状态的存在,似乎暗示HCV无直接致病作用。但最近报告绝大多数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CV携带者”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和炎症,其肝组织炎症损伤程度与HCV复制水平有关,说明无症状携带状态较少见,并进一步支持HCV具有直接致病作用。

2.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损伤可能是HCV致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 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汇管区淋巴细胞集聚,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对比研究认为较乙型肝炎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无疑与免疫反应有关。一些学者证明慢性丙型肝炎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CD8+胞,其中许多有活动性表位(epitope),显示为激活状态。电镜下观察到淋巴细胞与肝细胞密切接触,提示它对肝细胞的毒性损伤。Mondelli等体外试验证实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自体肝细胞的毒性增高。在慢性丙型肝炎,细胞毒作用主要由T细胞所致。相反,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免疫效应细胞仅限于非T淋巴细胞。慢性HBV感染中,非T和T淋巴细胞都参与肝细胞损伤作用。HCV特异抗原能激活CD8+和CD56+细胞,提示CD56+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内T细胞能识别HCV的C蛋白、E1和E2/NS1蛋白的多个抗原决定簇,这种识别受HLA-I类限制,也说明Tc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慢性HCV感染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内受HLA-Ⅱ类分子限制的CD4+细胞(TH-1细胞)能攻击HCV特异的免疫抗原决定簇,CD4+细胞对HCV核心抗原的反应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TH-1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中起关键作用。HCV特异的TH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能增强Tc细胞对HCV抗原的特异反应,提示TH细胞能协助和增强Tc细胞攻击破坏HCV感染的肝细胞。

HCV RNA的E1、E2/NS为高变区,在体内很容易发生变异,并可导致HCV感染者肝细胞膜的靶抗原(E1、E2/NS蛋白)决定簇的改变,Tc细胞就会再次识别新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并攻击破坏肝细胞,这就是HCV RNA变异率越高,其肝组织炎症越严重的原因。也说明免疫介导机制在慢性HCV感染者肝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3.自身免疫HCV感染者常伴有以下特征

①非特异性免疫障碍,例如混合性冷凝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和甲状腺炎等

②血清中可检出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

③部分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抗C-LKM-1抗体)阳性]可出现抗-HCV阳性

④可出现抗-GOR;⑤肝脏组织学改变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似,故人们推测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有自身免疫因素参与。但抗-HCV、抗-LKM-1和抗-GOR三者的关系,及其致病意义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细胞凋亡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膜表面的Fas抗原所介导、Hiramats等证实Fas抗原在正常肝脏组织内无表达而在HCV感染时,Fas抗原多见于伴活动性病变的肝组织,特别是门汇区周围。HCV感染者Fas抗原的表达与肝组织坏死及炎症程度、肝细胞HCV核心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是HCV感染肝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与其他类型肝炎相比,丙型肝炎具有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汇管区淋巴细胞团状集聚和Poulsen-Christoffersen型胆管炎(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是其重要特征,具诊断价值。

②早期病例可见血窦炎性细胞浸润,但不波及窦周围的肝细胞是其区别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所在。

③肝细胞坏死较轻,范围比较局限,而且出现较晚。

④窦周及肝细胞间隙纤维化较乙型肝炎更为明显,并且出现较早,这可能是更易发展为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⑤肝细胞脂肪变性多见,脂肪空泡可为大泡性或小泡性。⑥肝细胞嗜酸性变呈片状,出现于非炎性反应区。

症状: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为2~26周,平均7.4周。血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短,一般为7~33天,平均19天。

2.临床经过 临床表现一般较乙型肝炎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常见单项ALT升高,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患者ALT和血清胆红素平均值较低,黄疸持续时间较短。但也有病情较重,临床难与乙型肝炎区别。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急性丙型肝炎发展成慢性者多为无黄疸型,ALT长期波动不降,血清抗-HCV持续高滴度阳性。因此,临床上应注意观察ALT及抗-HCV的变化。

虽一般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轻,但亦可见重型肝炎的发生。HAV、HBV、HCV、HDV和HEV五种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型肝炎,但发生的背景和频率不同。欧美统计资料表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因以:HBV居多,日本则以HCV居多。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日本人群HCV感染率远高于欧美,其次是欧美的HCV基因型与日本的不同。我国尚无详尽资料,多数报道以HBV居多,HCV致重型肝炎中又以慢性乙型肝炎合并HCV感染者居多。

3.病毒血症的模式 对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随访研究表明,HCV血症有如下几种模式:

(1)急性自限性肝炎伴暂时性病毒血症。

(2)急性自限性肝炎伴持续性病毒血症。

(3)持续性病毒血症但不发生肝炎,呈HCV无症状携带者。

(4)慢性丙型肝炎伴间歇性病毒血症。

(5)慢性丙型肝炎伴持续性病毒血症。

4.HBV与HCV重叠感染 由于HCV与HB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同时感染这两种病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更多见的是在HBV持续性感染的基础上又感染了HCV。解放军302医院发现,在HBsAg阳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抗-HCV阳性率在轻型慢性肝炎(慢迁肝)为0(0/14);慢性活动型肝炎为24.24%(8/33);慢性重型肝炎为33.33%(3/9)。显示随乙型肝炎的进展和演变而阳性率增高,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过程中,接受输血等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增多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有报告指出,HBV/HCV重叠感染的重型肝炎与单纯HBV感染的重型肝炎,二组的胆红素、AST/ALT及病死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重叠感染组的肝细胞坏死远较单纯HBV感染的重型肝炎严重。

有人观察HBV和HCV重叠感染病例的HBV DNA和HCV RNA同时阳性的只占19%,大部是HCV RNA或HBV DNA单项阳性,另外HCV RNA阳性者中几乎都是e抗原阴性病例,提示病毒重叠感染的发生增殖干扰现象。

5.HCV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HCC) HCV感染与HCC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从HCV感染发展到HCC平均约25年,也可不通过肝硬化而直接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各国HCC的抗-HCV检出率报告不一,我国初步报告为10.96%~59%。由于HCV具有广泛的异质性,HCC的发生与不同基因型的HCV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日本和美国HCV流行情况基本相似,但在日本与HCV相关的HCC较多,而在美国较少。研究结果表明,Ⅱ型HCV具有复制水平较高及干扰素治疗反应差的特点,在造成肝病进行性发展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研究HCV致HCC机制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HCV致癌机制与HBV有所不同,已有研究表明HCV不像HBV能整合到肝细胞DNA中去。有报告认为HBV与HCV的双重感染似可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几率,故应注意HCV与HBV共同致癌的作用。

6.HCV感染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一般依自身抗体不同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四型,其中Ⅱ型AIH指抗核抗体阴性而抗-LKM-I阳性者。最近研究将Ⅱ型AIH分为两个亚型:Ⅱa型AIH:年轻人多见,女性为主,有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与HCV感染无关。Ⅱb型AIH:多为老年,男性,无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治疗优于免疫抑制剂,与HCV感染相关,抗-HCV阳性,抗-GOR阳性,此类患者必要时应查HCV RNA。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密切接触史(急性肝炎病人与污染物品)及输血或血制品注射史等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实验室检测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CV:利用体外的各种HCV重组蛋白,已建立多种抗-HCV检测,第一代ELISA为5-1-1和C-100作抗原,第二代ELISA增加了C22和C33蛋白,其灵敏度较第一代提高10%~30%,一般抗-C22出现最早,也最为常见。C22免疫原性较好,对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检测表明,潜伏期和急性期早期抗-HCV阴性,于ALT升高后2~52周抗-HCV阳转。目前已建立第三代ELISA检测抗-HCV,该试剂增加了NS5蛋白,较第二代ELISA更为灵敏。

由于IgG抗体出现较晚,甚至HCV感染后1年才出现阳性,亦不能估计病毒复制状态,因此Quiroga等于1991年检测IgM抗-HCV,以后相继亦有报告。目前认为,IgM抗-HCV在急性肝炎的检出率比IgG抗体略有提高(IgM抗-HCV为64%,IgG抗-HCV为57%)。在自限性经过病例中,IgM抗-HCV消失,而在慢性化病例仍阳性,提示IgM抗-HCV可作为演变为慢性的指标,对指导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2)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HCV抗体:第一代ELISA法建立不久,为排除ELISA检测抗-C100假阳性,Chiron公司提供了确证试验用的免疫印迹试验,也称第一代RIBA,RIBA的特异性较ELISA法有所提高,但敏感性却明显下降。目前已建立了第二代、第三代RIBA,其阳性率较第一代RIBA明显提高。

(3)HCV抗原的检测:Krawczynski等从感染HCV的黑猩猩或病人血清中提取IgG组分,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后作为探针,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内HCV抗原。作者检测4只急性和3只慢性丙型肝炎黑猩猩肝组织,HCV抗原均为阳性。用阻断试验和吸附试验证明,肝细胞内HCV抗原与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有关。该抗原是HCV感染的一种特异性形态标志,可作为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此外还可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组织内HCV抗原。

(4)HCV RNA的检测:HCV感染时,血清中病毒含量极低,用常规的分子杂交技术难以检测出HCV RNA,PCR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灵敏度最高的一项检测技术,已用于HCV RNA的检测。该法是判断HCV感染有无传染性的最可靠指标,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评估疗效。但亦应注意由于敏感性高,操作过程复杂,易污染而致假阳性的可能。

3.肝活体组织检查光镜和电镜检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病应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脂肪肝、阿米巴肝病等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或血清胆红素升高者相鉴别。淤胆型肝炎应与肝外梗阻性黄疸(如胰头癌、胆石症等)相鉴别。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12%~27%),肾小球肾炎(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电镜检查,发现关节滑膜上有HBV颗粒。血清HBsAg持续阳性的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肾小球组织中曾发现有HBcAg沉积。本院对18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肾穿刺检查,发现肾内有HBcAg沉积者33例(18.3%)。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者的病变血管壁上可见HBcAg、IgG、IgM、C3等组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一)治疗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 IFN治疗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的持久应答率为25%,可防止30%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到目前为止,IFN仍是公认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

Omata报道,输血后丙肝1年后ALT恢复正常者,IFN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7%,输血后3年HCV RNA阴性者,IFN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0%。一般认为,HCV感染时间越短,肝组织学病变越轻,血中病毒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好。因此对急性丙型肝炎,血ALT持续不降者,应考虑IFN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下述指标者,亦可应用IFN治疗:①血清ALT持续异常;②肝组织学检查有慢性肝炎特征;③既往有注射毒品史或从事医务工作者等;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⑤HCV血清指标阳性。

IFN剂量目前一般用3~5mV,每周3次,疗程6月。据报道,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50%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生化和组织学指标好转,但部分病人于6~12个月内复发。但如病人于治疗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延长疗程可提高应答率。

影响IFN疗效的因素除年龄、病程长短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基因型:基因Ⅱ型IFN治疗效果差,Ⅲ型治疗效果好;②血清HCV RNA含量:一般认为,患者初始HCV RNA滴度与IFN疗效高度相关。HCV RNA初始滴度低者,IFN治疗效果好;③病毒变异:有人提出IFN敏感性和耐受性HCV的理论。Enomoto等分析了各感染HCV-1b株病人体内HCV全长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发现病人对IFN治疗反应与HCV-1b准种的变化有关。其中一名病人在IFN治疗前有两种HCV准种,一个在IFN治疗后不久即从病人体内消失,而另一个准种在整个。IFN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变化。比较两个准种序列差异时发现,主要在HCVNS5A蛋白羟基端的密码子序列(2209~2248)间发生突变。把此区称为“IFN敏感性决定区(ISDR)”,认为凡具有原型HCV-1b的准种,均对IFN-耐受,而具有ISDR突变形的HCV-1b准种则对IFN敏感,后者IFN疗效明显高于前者。 2.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Virazole,Ribavirin) 当前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显示一定疗效,但这种作用停药后不能维持,可与IFN或免疫调节剂并用,以提高疗效。

3.肝移植 慢性丙型肝炎晚期可用肝移植治疗。但新移植的肝常发生HCV感染,系由肝外HCV传入所致,也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二)预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急性丙型肝炎中约半数病例演变为慢性丙型肝炎。对急性丙型肝炎的随访观察5年,肝脏病理检查证实60%发展为肝硬化。日本和西方资料表明,70%的肝炎后肝硬化是由HCV感染引起。我国乙型肝炎流行非常严重,所以目前仍以HBV感染引起的肝炎肝硬化居多。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又可转变为肝细胞癌,HCV感染后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感染后肝硬化。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25年左右。

预防: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管理传染源

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切断传播途径

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采用1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

4.保护易感人群

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