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遗传变异评估血浆磷脂脂肪酸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因果影响: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观察性研究表明,磷脂脂肪酸 (FA) 对癌症的病因有影响,但结果相互矛盾。我们旨在调查磷脂 FA 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 选择 14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作为工具变量来预测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的 10 种磷脂 FA 的水平。我们从乳腺癌协会联盟 (BCAC) 和前列腺癌协会小组获得了乳腺癌(113,789 个对照和 133,384 个病例)和前列腺癌(61,106 个对照和 79,148 个病例)的最新和最大 GWAS 数据集的汇总统计数据,以调查癌症相关基因组(实用)联盟的改变。应用了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结果表明,10 种个体血浆磷脂 FA 与乳腺癌风险和前列腺癌风险没有显着相关性。 结论: 证据不足以支持 10 种血浆磷脂 FA 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cancernursingtoday.com/using-genetic-variants-to-evaluate-the-causal-effect-of-plasma-phospholipid-fatty-acids-on-breast-cancer-and-prostate-cancer-a-mendelian-randomization-study/

塞来昔布辅助治疗 ERBB2 阴性乳腺癌未见获益

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于 ERBB2 阴性乳腺癌患者,与安慰剂相比,用塞来昔布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治疗两年没有产生无病生存 (DFS) 益处在JAMA 肿瘤学中。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 R. Charles Coombes, MD, Ph.D. 及其同事在 160 个中心进行了一项随机试验,在 2,639 名 ERBB2(以前称为 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测试了为期两年的塞来昔布辅助治疗与安慰剂治疗。参与者以 2:1 的比例(分别为 1,763 和 876)随机分配到塞来昔布或安慰剂组。 总体而言,73% 的肿瘤是雌激素受体阳性或孕激素受体阳性和 ERBB2 阴性。48% 的患者患有淋巴结阳性疾病,42% 的患者患有 3 级肿瘤。研究人员发现,在 74.3 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487 名患者(19%)报告了 DFS 事件:接受塞来昔布和安慰剂的患者分别为 18% 和 19%(五年 DFS 率分别为 84% 和 83%,分别),未经调整的风险比为 0.97(95% 置信区间,0.80 至 1.17;对数秩 P 阅读更多…

使用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无关的生育药物

根据最近的研究,通过使用克罗米芬(克罗米芬柠檬酸盐)和促性腺激素接受卵巢刺激的既往无乳腺癌病史的女性与未接受此类治疗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并未增加。 “(生育药物)激素含量很高,在生育治疗的前提下,前半部分非常专注于卵巢刺激,”研究作者、伦敦国王学院生殖医学临床研究员 Yusuf Beebeejaun 博士说,在接受 CURE® 采访时。“为此,我们进行注射或药物治疗,以促进体内激素的产生。一种常用的激素是促卵泡激素,它作用于卵巢并使卵巢产生尽可能多的卵子。” 对与生育治疗相关的乳腺癌的担忧可能与乳房组织对雌激素作用敏感的事实有关。 Beebeejaun 解释说:“从长远来看,一个周期的 IVF(体外受精)治疗可以等同于在那段时间内浓缩的一到两年的月经周期。” “因此,虽然您的身体可以产生该水平的雌激素,但当您进行试管婴儿时,它会呈指数级增长。正是雌激素对乳房的突然上升和指数作用导致了这项关于是否使用 IVF 治疗的研究——因为有不同形式的 IVF,不同形式的这种治疗——他们是否使用所有这些药物组合单独和结合使用都会对乳房组织产生影响并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与 King’s Fertility 合作进行了研究,并发表在Fertility and Sterility 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 1990 年至 2020 年 1 月的电子数据库,涉及来自世界各地的 180 万名妇女,她们接受了生育治疗,并且平均随访了 27 年。 “这很重要,因为育龄妇女的年龄介于(大约)21 至 35 岁之间,例如,”Beebeejaun 说。研究人员纳入了所有报告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女性乳腺癌新发病率的队列研究。然后将接受治疗的不孕女性与未接受治疗的不孕女性一般人群进行比较。这项荟萃分析是迄今为止评估生育药物的癌症风险的最大研究。 该研究的作者发现,与未接受治疗的女性相比,接受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没有显着增加。 “例如,您可能知道多囊卵巢 (PCOS) 等疾病,”Beebeejaun 解释说。“所以这是不孕症本身的常见原因。或者您可能有需要生育治疗的人,例如试管婴儿,每种情况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都不相同,但体内荷尔蒙反应的方式大致相同。”他补充说,这些结果让接受生育治疗的女性更加放心,她们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有足够的担心生育的观点,因为这是一个情感之旅,”Beebeejaun 说。“我从很多来这里接受生育治疗的患者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但您需要意识到这不是一条容易采取的途径。而且这在情感上很费时费力。它需要大量的扫描、大量的监测等。 有了这种治疗安全性的保证,它不会让我或任何可能更敏感的细胞长期患癌症的风险增加需要什么。”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https://www.curetoday.com/view/use-of-fertility-drugs-not-associated-with-increased-breast-cancer-risk

乳腺癌简介

简介: 乳腺癌(mammary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病因: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 (4)神经功能状况: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症状: 1.症状和体征 乳腺癌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表现出局部及全身症状。 (1)肿块: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国外报道,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下方较少。肿块大小不一,以2~3cm大小比较常见,多为单发,偶可多发。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欠清,一般都为硬结,活动度都较差。 (2)疼痛:多数乳腺癌患者缺乏疼痛症状。由于疼痛发生较少,乳腺癌不易被早期发现。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 (3)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组织被位于皮下的浅筋膜所包绕,深浅筋膜之间由Cooper韧带相连。由于浅筋膜与皮肤相连,当乳腺癌侵及乳腺间的Cooper韧带使之缩短时,会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 ①发红及肿胀:生长较快,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出现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瘤局部皮温升高。如肿瘤接近皮肤表面时皮肤可发红。如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现皮肤水肿,出现“桔皮样变” 。 乳腺癌皮肤红肿以炎性乳腺癌最为典型,皮肤颜色浅红或深红,由局限的一块很快扩展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触诊时,整个乳腺增厚、变硬,皮温增高,且肿胀、粗糙,有明显的桔皮样变。 ②皮肤破溃:肿瘤发展到晚期,肿块长大,可使皮肤隆起,如血供不足,随着皮肤发红,变薄,可发生破溃。患者常伴疼痛,有时剧痛难忍。由于创面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及血性分泌物渗出,患者常因此出现消瘦、贫血征象。 阅读更多…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