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

药品性质:

OTC乙类

相关疾病:

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中度疼痛,头痛,偏头痛

性状:

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或略带淡黄色。

主要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粒含阿司匹林250毫克、维生素C25毫克。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规格:

阿司匹林0.25g,维生素C25mg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

(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

(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3次。

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

4.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7.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对本品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

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尚不多见。

老人用药:

过量或中毒表现:①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

2.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3.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4.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

5.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

本品中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本品在小肠中崩解吸收,对胃刺激小。

药代动力学:

1.本品口服后,阿司匹林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约6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峰值,吸收后迅速分布到各组织,蛋白结合率低。

2.阿司匹林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酸盐,其t1/2在肝取决于剂量大小和尿pH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20小时以上,蛋白结合率为65%-90%。

3.在肝内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为龙胆酸。阿司匹林大部分以结合的代谢物、小部分以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出。

贮藏:

密封。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