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酪氨酸血症

Hereditary tyrosinemia

又称“先天性酪氨酸血(症)”。是一种因富马酰乙酰乙酸盐水解酶缺乏引起酪氨酸代谢异常、严重肝损伤及肾小管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临床综合征。急性患者有肝大、肝细胞脂肪浸润或坏死,慢性患者可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肾脏可有小管退变,胰岛增生,大脑基底核退行性变。临床上急、慢性患者可发生在同一家庭。急性型常为婴儿,出现呕吐、肝脾大、水肿、腹水、气短和出血倾向,部分有黄疸,90%迅速死亡。慢性型多发生在6个月后婴儿,有肝硬化及高磷酸盐尿、低磷酸盐血症及软骨病。检查可有高氨基酸血症,如酪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及苯丙氨酸等,肝功能异常,低血糖、低血清蛋白及出血倾向等。限制苯丙氨酸、酪氨酸饮食,纠正低血糖、低血钾、碱中毒及出血倾向。尚要控制肾病。惟一有效治疗是早期肝移植。

起因

酪氨酸血症是由于肝、肾组织缺乏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AH)所致。FAH的编码基因位于15q23~q25,含有14个外显子,长约30~50Kb。酶缺乏时体内马来酰乙酰乙酸、延胡索酰乙酰乙酸以及由它们的旁路代谢途径生成的琥珀酰丙酮和琥珀酰乙酰乙酸发生累积。后两者与蛋白质的SH基结合可能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FAH缺陷时还使酪氨酸代谢途径中的4-羟基苯丙酮酸二氧化酶(pHPPD)活力降低,造成血中酪氨酸增高和尿中排出大量对-羟基苯丙酮酸及其衍生物,发生这种情况的机制尚不清楚。

患儿体内异常累积的琥珀酰丙酮还具有强力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LA dehydrase)活性的作用,影响到卟啉的合成代谢,可使患儿尿中大量排出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并出现间隙性卟啉病的临床症状。这类患儿肝细胞和红细胞中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的活性明显减低,累积的琥珀酰丙酮还影响细胞生长、免疫功能和肾小管转运功能。

诊断

根据酶缺损部位不同将酪氨酸血症分为三型。酪氨酸和其代谢产物(4HPL、4HPA、4HPP)以及SA和SAA的浓度增高是酪氨酸血症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症状对于鉴别诊断也很重要。确诊需测定酶活性。酪氨酸血症的临床症状甚易与果糖不耐症、果糖-l,6-二磷酸酶缺乏、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和婴儿病毒性肝炎等症状混淆。尿液中琥珀酰丙酮定量和肝活检组织、红细胞或淋巴细胞中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活性测定可作为确诊依据。

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开展酪氨酸血症的新生儿期筛查,以往应用Guthrie方法测定血中酪氨酸,由于其诊断阈值不易确定,假阳性率甚高,故亦有同时检测其样品中的α-胎儿球蛋白或琥珀酰丙酮浓度以辅助诊断者,近年已有用血滴纸片检测δ-ALA脱水酶活力的取代方法。

检查

根据酶缺损部位不同将酪氨酸血症分为三型。酪氨酸血症Ⅰ型也称为肝肾型酪氨酸血症,本型的临床特征是出现进行性肝脏和肾脏损害,最终出现肝硬化和Fanconi综合征。急性型在生后一个月左右出现肝功能不全、低血糖、出血倾向和腹水等症状,同时出现酸中毒和低磷酸血症肾近曲小管的损害,有佝偻病的表现;慢性型与急性型的症状相同,只是病情进展较缓慢,1岁左右以佝偻病和肝肿大而发病,也有学龄期出现佝偻病而发病的报道。

酪氨酸血症Ⅱ型患儿眼症状为主要特征,生后数月出现流泪、畏光和结膜充血等症状,继而出现角膜溃疡和混浊、眼球震颤等,同时手掌和足底出现水泡、溃疡和过度角化,1岁以后出现智力和发育障碍。而酪氨酸血症Ⅲ型患儿一般无症状,也可以出现轻度的精神发育迟缓、痉挛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酪氨酸血症除了根据以上症状来检查外,尿中酪氨酸和酪氨酸蓄积导致的代谢产物(4HPL、4HPP、4HPA)成份明显增高。另外,检查可有高氨基酸血症,如酪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及苯丙氨酸等,肝功能异常,低血糖、低血清蛋白及出血倾向等。

预防

酪氨酸血症Ⅰ型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尽可能的在生后早期采取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饮食疗法,降低血中、尿中的酪氨酸浓度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阻止病情的进展,但是对预防肝癌的发生现无良策。也有肝移植治疗的报道。酪氨酸血症Ⅱ型尽可能的在生后早期采取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饮食疗法,降低血中、尿中的酪氨酸浓度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阻止病情的进展,但是对预防肝癌的发生现无良策。酪氨酸血症Ⅲ型早期治疗能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尽早采取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饮食疗法,可降低血中、尿中的酪氨酸浓度水平,并能迅速改善眼和皮肤等临床症状和阻止病情的进展。

酪氨酸血症的预防主要是限制苯丙氨酸、酪氨酸饮食,纠正低血糖、低血钾、碱中毒及出血倾向。尚要控制肾玻惟一有效治疗是早期肝移植。还要定期检查还是有必要的。

zh_CN简体中文
zh_CN简体中文